用“共建共享发展”的先进价值观指导行动(2)

用“共建共享发展”的先进价值观指导行动(2)

摘要:“共建共享发展”,就是用全体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耕耘、播种、浇灌、孕育更大的发展成果,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全面发展、和谐相处的美好局面。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共建共享发展”思想,内涵更全面、更丰富。其源于党在新时期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新要求,代表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从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作为多重内容有机融合的整体,该思想的含义和逻辑关系有四点:

1.“共享”是核心。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已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有条件让全体国民分享更多的财富。“共享”,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是缩小实际存在的贫富差距,把国家实力转化为共同富裕的现实。

2.“发展”是基础。“共享”须有不断增加的物资财富作后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固然可喜,但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问题,需通过“深水区”改革,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决定了“共享”的质量和效率。即便经济达到相当高水准,仍要不断前行,不能坐吃山空。

3.“共建”是手段。对个人来说,“共享”并不意味坐等摘果实,“共建”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在此基础上“人人享有”。“参与”和“尽力”了,若不能充分“享有”,就不是“共享”;只“享有”,不“参与”和“尽力”,“发展”成果就会减少和流失,“共享”也不会持久。

4.“获得”是目的。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既包括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获得,也包括他们在“参与”和“尽力”于“发展”各项事业中成就感的获得。“获得”是阶段性、阶梯式、循序渐进“共享”的过程。人民真正的福祉,也在于螺旋形上升的“获得”。

由此可见,“共建共享发展”,就是用全体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耕耘、播种、浇灌、孕育更大的发展成果,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全面发展、和谐相处的美好局面。

平等是“共享”的思想基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美好的制度,其重要内核之一是“平等”,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晶。多年前,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学术机构曾经围绕核心价值做的联合调查表明,认同社会主义制度者更重视平等,认同资本主义制度者更重视自由。当然,西方一些国家鉴于资本主义剥削带来贫富差距引发的尖锐社会冲突,其发展进程中也部分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平等”等先进的理论成分,因而适当改善和增加了社会福利。这恰恰表明,“平等”所具有的普世价值。但资本主义固有的制度痼疾和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决定了其不可能让广大人民完全享有平等权利。“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天然伴生物,只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平等,才能让人民充分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的平等和权利、机会、身分、资源等不同内容的平等。当下以“平等”价值观为基石的“共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它不是过去特殊历史年代的共同贫穷,也不是粗放式、单一式的“共享”和改头换面的“吃大锅饭”,而是科学、精细、有效率、多元化的“共享”。“共享”有较为充裕的物质文明成果,也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成果。这样的理想社会不是“桃花源”,而是在我国不少地方已经和正在变成的现实。平等和“共享”,对部分地区来说,是个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由于历史欠账、发展不平衡和少数干部的官僚作风,这些地区的百姓在诸多领域的“共享”还不尽如人意、幸福感还比较欠缺,需要以深化改革打好“共享”的坚实物质基础。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再教育、再学习,加强作风建设,使各级干部自觉树立公仆意识,坚持把以民为本的“共享”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就全国来说,要以“共享”为核心,在收入、教育、就业、社保、人口、环境等综合性问题上进一步加大解决力度,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舒适度。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