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共建共享发展”的先进价值观指导行动(3)

用“共建共享发展”的先进价值观指导行动(3)

摘要:“共建共享发展”,就是用全体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耕耘、播种、浇灌、孕育更大的发展成果,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全面发展、和谐相处的美好局面。

脱贫是“共享”的重中之重。“共享”覆盖的不是部分人或多数人,而是所有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贫困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亿,在世界上创造了奇迹。但是,我国地广人众,万里晴空外仍有阴云,目前还有7000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字不除,何谈“共享”?贫困问题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共建共享发展”的最大障碍。“共享”与扶贫须并肩同行、相互给力,共同啃硬骨头、一起攻坚拔寨。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3日的会议提出,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中央的这个目标,标志着要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任何人都要赶上小康“快车”而不能“掉队”,这是“共享”发展成果最重要的体现。完成此目标,要层层落实军令状和脱贫攻坚责任,全国各地特别是发达地区也要伸出援手。无论哪种形式的脱贫,都要以“共建共享发展”为思想指导,找准有效的扶贫路径和产业支撑。通过精准帮扶,让贫困地区劳动人口在其所就业的领域人人“参与”和“尽力”,在“共建”中创造经济和社会财富,进入小康。若扶贫路径不对,靠发救济金和撒胡椒面使用扶贫款,无产业依托和就业门路,无“造血”功能,贫困人群不能在“共建”中“参与”“尽力”,贫根难除,返贫顽疾会不断复发。如此,国家再高的GDP,一些地方富裕似天堂,贫困者也感受不到,“共享”将落空而难落实。

制度是“共享”的根本保证。让改革红利更好的惠民,实现“共享”,须从具体制度安排入手。要进一步调整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改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构建社会福利体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在保障基本民生方面实现普惠、均等、全覆盖。健全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与生产率同步提高以及科学的工资水平上升机制,引导财富资源流向洼地并向底层群众倾斜,使“先富带后富”长效化。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发掘群众创新潜能、鼓励其创新行为。

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深刻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我国的根本社会制度与“共享发展成果”之间有不可动摇的内生逻辑。各级各部门应当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实践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发挥我国的根本制度优势,推进“共建共享发展”具体制度的安排落实。有这样的理论指导、制度保障,人人“共建”才会蔚成风气,百姓“共享”更多财富也将成为美好现实,“发展”将有持续强劲的动力。“共建共享发展”的实践,也必将充实、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作者丁文奎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