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副中心”将如何改变通州(2)

“行政副中心”将如何改变通州(2)

2017年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迁入

摘要:从通州的区位来看,建设市行政副中心也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通州位于长安街延长线东端,在首都机场和北京新机场的连接线上,又面向河北、天津,位于京津发展轴和京唐秦发展轴在北京市域内的交汇点,区位条件优越。

走向互联互通,规划面向区域的开放交通系统 

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建设,交通支撑是关键。“十三五”期间,结合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发展建设对交通出行的需求,通州将规划形成面向区域的开放交通系统。

崔志成介绍,目前通州的综合交通规划已纳入北京全市交通总体规划,各项重点交通设施建设也已经全面展开。“道路交通方面,通州当前的路网密度为3.54公里/平方公里,城六区是5公里/平方公里。我们未来的目标就是要高于中心城区的标准,‘十三五’末城市路网密度要力争提升到9公里/平方公里,达到世界一线城市水平。” 

通州未来的五年,一方面要全力构建更加通畅便捷的外部交通网络,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内部综合交通系统。

崔志成介绍,外部交通首先是加强与中心城的联系,“十三五”期间将建成广渠路、观音堂路、徐尹路西延,并打通京哈高速辅路,将京哈高速通州段变更为城市快速路。其次是强化与首都机场之间的联系,推动壁富路提级为城市快速路。同时要加快与顺义、大兴、亦庄等周边新城的快速通道建设。

立足构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更要推进与河北、天津的道路连接。在通州的蓝图上,将实现徐尹路跨河通车,推动将运河大街提级为城市快速路,并向东延伸至潮白新城,推动武兴路提级为区域性通道……一个重要计划是密涿高速建设,将过境车辆特别是大型货运车辆疏解,缓解北京东六环交通压力。“十三五”期间,新北京东站等重要站点以及京唐城际、京滨城际等线路建设都将强化通州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轨道交通也有地铁S6线、R1、R1支、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等轨道交通按规划实施。

通州内部交通也将更便捷、更现代:通州大外环线、道路微循环改造、轨道交通接驳系统、扩大自行车租赁系统覆盖面等,都已列入计划。

迈向绿色之城,构建生态环保开放宜居的城市环境

“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通州作为市行政副中心,如何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生态环保开放宜居的城市环境必不可少。

一是水。水是通州的灵气所在,这里是北京市多河富水的区域。崔志成介绍,通州着力构建“三网、四带、多水面、多湿地”的水环境格局,全面开展河道治理,快速改善地表水环境,确保“十三五”末全区河道全面还清,水质基本达到四类,重点水域达到三类标准。

通州还将实施海绵城市示范建设,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加强城市雨水源头减排、分散蓄滞、缓释慢排和合理利用,达到一年一遇雨水“零外排”、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以上的目标;全面达到五十年一遇防涝标准,行政办公区达到百年一遇防涝标准。

二是树。近年来,通州区平原地区造林累计19.3万亩,占北京的近1/5。“城中水绿交融、公园星罗棋布、城外森林环绕、田园绿廊交织”是通州的远景。为此将进一步提升城乡园林绿化水平,大尺度构建区域生态隔离空间,围绕一批交通干道及河流水系,大力推进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加快实施11个大型城市公园建设和4个公园景观提升工程,建设一批小微型公园。行政办公用地的绿地率将不低于45%。

三是空气。通州将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强化各类污染源治理,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到100%,2020年全区无燃煤,区域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天更蓝,水更清,林更绿”的通州,将成为京津冀大地上的一座“绿色之城”。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