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品牌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制造业品牌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原标题: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无论是在西伯利亚寒冷山区、还是在南美洲莽莽雨林,都有华为生产的电信设备,帮助那儿的居民接收稳定的通信信号;从智利矿难到日本福岛核危机,三一重工的大型装备为救援提供支持;在非洲一些地区的轨道线路上,行驶着中国中车为其“量身定做”的火车机车。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大力发展制造业,对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百年强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使中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然而,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制造业在发展质量、创新能力、品牌塑造上仍有较大差距,大而不强仍然是中国制造业亟须突破的瓶颈。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制造业已经开始在全球视野下谋篇布局,踏上寻求质量增长、塑造中国品牌、迈向中国制造的新征程。

创新驱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2013年,联想集团首次登顶世界计算机业,成为全球个人电脑行业最大制造商。这一步,联想走了10年。联想在全球扩展市场,也把中国制造的印记带到全世界。

塑造中国制造的世界领先地位,是无数企业的梦想。如今,我们离这一梦想越来越近了。

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达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在联合国工业大类目录中,我国是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制造能力的国家。目前,我国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华为、海尔、联想,一批中国制造业品牌已经扬帆出海,成为国际市场上闪光的“中国名片”。

然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由于创新研发能力较弱,创新创造不够,“中国制造”总体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中低端。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症结所在。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全力推进自主创新。

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将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并将出现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激发下,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迎来一个新时代。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