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总量平衡并不代表结构平衡,两者不一回事。由此看,从政策层面解决产能过剩,重点不在需求而是在供给。那么怎样才能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保持平衡呢?思来想去,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条件要满足: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让企业按价格信号的指引生产;放松市场准入限制,让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推动市场信息公开透明,让商品流通成本足够低。
反观中国的现实,我们所以出现产能过剩,原因其实就在以上三方面:由于过去人为压低地价与能源价格,结果才使某些产能过剩项目(如钢铁、电解铝等)得以上马;由于市场准入存在限制,资本不能自由进入,导致某些产业发展滞后而成为短板,这样反过来加剧了其他产业相对过剩。另外,流通成本过高,也造成了某些市场有需求的产品大量压库。
正因如此,所以中央决定启动供给侧改革。我体会,政府此举旨在一箭双雕:通过调整结构改进供给;通过改进供给扩大内需。看政府最近释放的信号,相信这判断不会错。在上月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缩小政府定价的范围;而之前他多次表态,要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允许各类资本平等竞争;对可节省流通成本的电子商务,李克强总理赞许有加,去年曾两次为电商“站台”。
要特别说明的是,我说改进供给是扩内需,化解过剩的重点在改进供给,但并不意味着今后可以忽视需求侧管理。事实上,需求侧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调节收入差距、扶贫助弱、提振消费等,政府仍然责无旁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