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领的旗帜。习近平指出,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科研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在党的思想理论研究方面有所作为,为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出积极贡献。他说:“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党校要有定力、有能力、有心力,矢志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在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武装头脑、引领思潮。
理论宣传的阵地。党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针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宣传,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党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作为根本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把党校建设成为党的理论宣传建设的重要阵地。通过讲坛来培养人、提升人、塑造人和影响人,做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员头脑,实现全覆盖、全系列、全过程,引导帮助党员干部在认识理论创新成果的重大意义上下功夫、全面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认真贯彻落实上下功夫。
精神传承的家园。“革命精神是十分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发展时期铸就了许多有代表性的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孔繁森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杨善洲精神等等。党校要坚持并传承这些精神,坚守并弘扬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崇高境界,使之广泛渗透在讲堂、校风、目标追求、道德规范等方面,成为党校和学员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
作风历练的集训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党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党校姓党这个党校工作根本原则,更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校要坚持从严治校、从严管理,突出“从严”的管理特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和维护党章、党规、党纪,遵守和维护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切实做到党校讲课有纪律。要求党校人牢固树立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政治责任,强调政治纪律、宣传纪律、教学纪律。
人文文化的标杆。有学者把文化概括为: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党校文化包含:政治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情感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环境文化等多层面的内容,她是在党校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党校人所认同的、体现党校独特的核心价值观的群体意识和精神风貌,是党校办学理念和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是党校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底蕴凝聚,党校要自始至终坚守以“实事求是”“党校姓党”为核心的党校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信念体系,这是党校长盛不衰的精神支柱,是党校价值的灵魂内核,也是党校区别于其它大学院校所特有的文化底蕴。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委党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