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

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

六、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围绕辐射中心建设,把扩大开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双向开放重要门户的作用,提升服务内陆省(区、市)走向南亚东南亚的能力和水平,开创对内对外开放新局面,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高地。

(一)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建设以及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完善滇印滇缅合作以及同越北老北合作机制,务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强双向开放,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加强与周边国家在农业、科技、文化、教育、旅游、金融、矿产勘查开发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密切与周边华侨华人的联系,厚植与南亚东南亚合作的社会基础。积极开展与周边各国、欧美日韩友城间的高层互访、经贸往来、民间交流等活动。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参与构建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加强资本引进、渠道建设、市场对接,深度开展资本和产业合作,借力流域腹地强化向西开放支撑。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和文山—百色跨省(区)经济合作区建设。提升滇沪、滇粤、滇浙等省际合作水平,加强与川渝黔桂藏等省(区、市)合作,借力周边省(区、市)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和北方丝绸之路。

深化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合作发展。

(二)加强开放载体建设。支持滇中新区加快发展。支持国家级开发区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加快推进瑞丽、勐腊(磨憨)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强化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探索建设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园区。

依托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和省内干支线机场,发展壮大临空经济,打造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

(三)加强开放平台建设。办好中国—南亚博览会暨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打造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乃至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多边外交平台、经贸合作平台和人文交流平台。

鼓励和推动外国政府、港澳地区、国际机构、商贸协会组织和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等来滇设立代表处或办事机构,努力成为执行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合作框架的组织机构常设地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常驻地。争取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协调中心、铁路联盟秘书处等合作机构落户我省。

积极引入国内外重大赛事、品牌展会、国际峰会、高端论坛等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型活动。继续办好中国—南亚智库论坛、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滇以创新论坛等交流平台。引导主流媒体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

加快建设高水平的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对外服务平台,打造区域性国际人才培训基地、医疗服务基地、科技研发基地和文化交流中心。

扎实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促进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加强金融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四)推进与周边省区、国家设施联通。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丝路基金、中国—东盟合作基金等支持,推动内连西南及东中部腹地、外接南亚东南亚的综合交通体系、能源管网、物流通道和通信设施建设。

依托节点城市、口岸城镇合理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商贸物流、大宗货物中转物流、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等各类物流服务,加快形成与周边各国通畅便捷的口岸通道和物流体系。

(五)推进开放型经济建设。加快构建沿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速培育产业、区位、营商环境和规则标准等综合竞争优势,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和招大引强工作,深化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对接合作,瞄准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跨国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汽车、先进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建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优势制造业,加快推进国家重大资源型产业基地、面向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合作,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推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协调发展、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相互促进。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建立“走出去”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推动优势产业和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研发平台和营销网络,把我省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打造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新样板。

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创新通关模式,推动区域性一体化通关,提高口岸通行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和模式,健全外来投资跟踪协调服务机制,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