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的叩问与经济哲学的应答

问题意识的叩问与经济哲学的应答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而问题作为时代的“呼声”和“格言”,总是通过其革命的情势不断地制造理论的“内在紧张”,并以此促成理论的扬弃与革新。在这种运动关系中,理论生长并不是自行完成的,问题意识在其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逻辑中介,承载着挖掘现实与反省理论的双重功能。透过问题意识的强烈叩问,我们不仅能看到当代“哲学的经济学贫困”与“经济学的哲学贫困”并存的双重景象,同时也会聆听到来自经济哲学的时代应答。

“哲学的经济学贫困”

真正的哲学都是浓缩时代精神、直面时代问题的。但在今天,这种可贵品质的消解正在成为限制哲学自身发展的“致命短板”。归根结底,这是源于哲学家对经济事实基础性影响的轻视和对经济范畴中介性作用的忽视。由此,哲学被蒙上了一层厚重的“经济学贫困”的面纱。

一方面,哲学缺少对经济事实的关注,日益陷入到一个从范畴到范畴、从概念到概念的自我封闭体中,这集中体现在当前哲学研究的两种路径上——唯文本解析与“中西马”对话。其中,哲学的文本解析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某个伟大思想的历史原貌,搭建“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的精神桥梁,但文本只是历史的“副本”,对于文本的复归,如果离开了现实的实践维度,就只不过是在用历史的解释来承认或批判现存的事物。借助于“中西马”三方之间的对话平台,我们的确可以共享和汲取各自丰富的思想营养,但这种对话依旧是在不同体系范式间的切换和翻转。可见,这两种研究路径尽管有其积极意义,但如果脱离了当下的社会现实,尤其是不愿与在其中有着决定意义的经济事实接洽,不愿踏足于沾满“烟火气”的市民社会,“无人身理性”的哲学就只能像一支断了线的风筝摇曳在观念王国的上空。

另一方面,哲学缺乏对科学经济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没有达到新政治经济学批判应有的理论高度。经济范畴是对现实经济生活的直接抽象,而哲学范畴是在此基础上的再次抽象。只有科学地把握经济范畴,哲学才能借助于这一中介成功地审视和透析现实经济生活,从而精准锁定社会总问题。但是,恰恰在这一关键环节上,哲学再次表现出经济学的匮乏。例如,当前哲学研究热议“现代性建构”话题,强调重读《资本论》、重新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资本逻辑,这原本是哲学关注现实问题的绝佳机会,但有学者却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知半解,提出《资本论》对21世纪“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启示,就是只有借助于资本的力量,中国才能成为现代国家、中国社会才能成为现代社会、中国人才能成为现代人。这说明他们完全没有理解马克思有关“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科学论断,罔顾资本逻辑造成诸多现代性灾难的史实,仍旧延续着蒲鲁东式的用哲学逻辑“强迫”经济范畴的恶习。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