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24页。
[25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54页。
[253] 参阅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上册,1998年,第304页。
[254] 据《新京报》提供的研究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失地农民约4000万。2009年,政府获得1.5万亿土地出让金,2010年全国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达2.9万亿,同比增长106.2%。2010年外出和在本地从事非农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达24223万,其中外出农民工由2005年的9809万增至15335万,全国工会会员中农民工也占8855万,在城市里从事苦脏累险工作的70%以上都是农民工。调研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16~25岁的41.4%没有承包地、36.4%没有宅基地;25~30岁的35.4%没有承包地、33%没有宅基地。愿意回农村定居的农民工只占8.8%。只有7.7%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回农村定居,而老一代农民工的比例为13.3%。《国情调查专家称我国失地农民约4千万 愿回乡民工不足1成》。
[255] 广州日报2011年2月20日载,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樊纲表示:用各种方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让农民在城里待下来,这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点。樊纲表示,工业化进程根本核心是劳动力转移,按目前分析数据,如果计算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力,至少有30%~35%的劳动力是农民劳动力,尽管他们的收入目前仍在增长,但其收入也只是农民工的一半,照此不应出现民工荒及农民工工资上涨的情况。“但现在,确实出现了劳动力工资上涨的情况,如何解释这个悖论?”他说,此悖论反映了中国的一个特殊情况,也就是我们的城市化率大大低于工业化。工业化率步速快,但城市化率低,劳动力进城了,把老人孩子留在农村。他表示,用各种方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让农民在城里待下来,这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点。中国改革研究院(海南)院长迟福林更直接表示:“总的看法是:‘十二五’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应当做得到,也有条件做得到。”“‘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应当作为‘十二五’城乡一体化的重大突破。”参见《十二五期间资本的重点攻击目标》,载《时代与思想评论》2011年第1期。
[256] 《记者调查发现南京郊区农民不想种地盼拆迁致富》,来源:2011年02月10日《新京报》。
[257] 恩格斯:《论住宅问题·第二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9页。
[258] 恩格斯:《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8~469页。
[259] “怎样解决住宅问题呢?在现代社会里,解决这个问题同解决其他一切社会问题完全一样,即靠供求关系在经济上的逐渐均衡来解决,但是这样解决之后,这个问题还会不断产生,就是说,一点也没有解决。社会革命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不仅要以时间地点为转移,而且也同一些意义深远的问题有关,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消灭城乡对立。”恩格斯:《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5页。
[260] 《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社的两次谈话》,《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20页。
[26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38页。
[262] “贫农们不怕失掉什么。他们中间有很多人确实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页。
[26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99页。
[26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01页。
[26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48页。
[26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51页。
[26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53页。
[26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72页。
[269] [德]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著,陈万煦译:《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7页。
[270] 毛泽东《关于情况的通报》(1948年3月20日),《毛泽东选集》(合订本)1964年版,第1193页。
[27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99页。
[272]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7月,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362~363页。
[274] 毛泽东:《论持久战》,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页。
[275] 沃尔特·李普曼,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长于国际问题的战略分析,在传播学史、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地位。
[276]沃尔特•李普曼著,罗吟圃译:《美国外交政策》,北京:人文出版社1944年版,第17页。
[277] 乔治·凯南,美国“遏制”政策的提议人。1946年2月22日,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代办的乔治•凯南通过明码电报,向国务院发回长达5 542个英语单词的电报,这封电报被认为是导致美苏冷战的先声。在电报中凯南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对付苏联的长期战略。1947年7月7日,凯南化名“X”,在同年7月出版的《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明确提出“遏制(containment)战略”并被美国政府所采纳。
[278] 沃尔特•李普曼著,裘仁达译:《冷战》,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9页。
[279] 沃尔特•李普曼著,裘仁达译:《冷战》,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2页。
[280] 约瑟夫·麦卡锡(JosephRaymond McCarthy)是美国共和党人,狂热极端的反共分子。1946年,他依靠激进的反共观点当选为参议员,其间,他推动在全美清理共产党运动,指挥调查委员会调查美国民主党成员以及政敌、对他有意见的新闻人物,不少人被撤职、逮捕甚至被处死。后来他在军队中搞忠诚调查,引致艾森豪威尔的不满。1954年,参议院通过法案谴责麦卡锡的政治迫害行为。1957年死于肝炎。
[281] 宋石男:《伟大的旁观者:李普曼传》,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202页。
[282]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603页。
[28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21页。
[28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18页。
[285] 参阅[美]乔治•凯南著,葵阳、南木、李活译:《美国外交》(增订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136~137页。
[286] 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03~504页。
[287] 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06页。
[288] 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34页。
[289] 参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77、458页。
[290] 据欧阳修所撰《新五代史·唐庄宗本纪》载:"初,(李)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今河北邢台),还军上党(今长治市),置酒三垂冈,伶人奏《百年歌》(西晋诗人陆机的组诗,共十首,每十岁为一首,唱人一生从幼到老的景况与悲欢),至于(唱到)衰老之际,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李)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
[291]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李克用从代北沙陀族中崛起,一生征伐,创立了“连城犹拥晋山河”的基业。其子李存勖在父死后,又是一生征讨。三垂冈(今山西长治)之战,使李存勖最终占有上党,把三晋大地作为稳固后方,进而兵下太行,逐鹿中原,消灭后梁,建立后唐。严遂成以李克用父子的史事为蓝本写作此诗。
[292] 毛泽东:《念奴骄·昆仑》(1935年10月)。
[293] 毛泽东:“同斯诺谈国际问题”(1965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58页。
[294] William Burr :THE KISSINGER TRANSCRIPTS,Publisher: I B Tauris & Co Ltd ,Feb 2000。
[295] 乔治·凯南(1904~ 2005年),美国“遏制”政策的提议人。1946年2月22日,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代办的乔治•凯南通过明码电报,向国务院发回长达5 542个英语单词的电报,这封电报被认为是导致美苏冷战的先声。在电报中凯南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对付苏联的长期战略。1947年7月7日,凯南化名“X”,在同年7月出版的《外交》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明确提出“遏制(containment)战略”并被美国政府所采纳。
[296]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08页。
[297] 裘克安等译:《尼克松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675页。
[298] 据《后汉书·刘盆子传》载,西汉末年的赤眉农民起义军打到潼关后,采取抽签的方式在刘氏宗室中选出15岁的放牛娃刘盆子做皇帝,但因脱离不了放牛娃习惯而失败下台。“1973年1月上旬,在王洪文去上海前,嘱其读《后汉书·刘盆子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65页。详情可阅读徐景贤《毛泽东曾要王洪文读〈刘盆子传〉》,载于《党的文献》2005年第4期。
[299] 裘克安等译:《尼克松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675页。
[300] 尼克松著:《真正的和平》,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