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深入学习毛泽东战略思想(24)

张文木:深入学习毛泽东战略思想(24)

——纪念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2周年

[15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39页。

[152]1959年4月25日,毛泽东就西藏叛乱事件的宣传报道原则指示彭真、胡乔木、吴冷西:“请注意,不要直接骂尼赫鲁,一定要留有余地,千万千万。”5月6日,在接见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团时,毛泽东又说:“尼赫鲁是什么人呢?他是印度资产阶级中间派,同右派有区别。”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9、38页。

[153] 《孙子·虚实篇》,《武经七书注译》,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第27页。

[15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53页。

[155]  从1964年10月到1969年3月,中苏边界发生的冲突有4189次之多,其中最严重的是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和同年8月在新疆铁列克堤的军事冲突。参见潘光主编:《当代国际危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

[156]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谢亮生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6页。

[157] 1962年12月26日,毛泽东以《冬云》为题作七律诗记录了当时的处境和心境。诗曰:“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158]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71页。

[15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40页。

[160]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199年版,第190页。

[16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19页。

[16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62~663页。

[16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66页。

[16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9页。

[16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73页。

[16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86页。

[16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18页。

[16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60页。

[16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77~378页。

[17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82页,注释1。

[171] 裘克安等译:《尼克松回忆录》(The Memoirs of Richard Nixon),中文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672~673页。

[172] [美]基辛格著,胡利平等译:《论中国》,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51~252页。

[173] [美]基辛格著,范益世、殷汶祖译:《白宫岁月》(第四册)1349页。基辛格的这段回忆,在熊向晖写的《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国党史出版社2006)第273页中也有确认。熊向晖说:“基辛格记述的这段话虽与记录不相同,但却相当准确地表达了毛泽东的本意。”

[174] 熊向晖著:《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国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第293页。

[175] 指正在拟订中的《中美联合公报》。

[17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22页。

[17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41页。

[178] 1798年后,面对拿破仑法国的崛起,无论是杰斐逊还是他的拥护者,都不愿意看到英国的崩溃。这一年,他写道:“英国的完全屈服不啻于一场大灾难。”他接着说:“但令人高兴的是,这不可能。”他在1803年指出,美国将会“大大遭殃,如果有什么灾难让人类失去了用来抵挡有时是所向披靡之洪流的这样一道防波堤的话”。转引自孔华润(Warren I. Cohen)主编,王琛等译:《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上),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17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8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12、313页。

[180]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为总结明亡和李自成起义失败教训撰写《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连载发表。发表后受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重视,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中共整风的文件之一。该文在延安和各解放区多次印成单行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1]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页。                   

[182]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938页。

[183]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937页。

[18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8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75页。

[18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8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76~577页。

[18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8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32页。

[18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8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60页。

[188] 转引自王向远著:《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学者、文化人的侵华战争》,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189] 据钱穆先生《国史大纲》:神宗万历四十六至四十八年(1618~1620年),以辽东兵起,为此朝廷先后共增“辽饷”520万,崇祯三年( 1630年)又加165万有奇,“两共685万有奇”。后又加“勦饷”“錬饷”,先后共加1695万两,钱穆先生评论说:“正统以前 ,天下岁征共243万两,万历年初至400万两,所增殆超出七八倍。民穷财尽,为蕴乱之源。” 东西乱变共振导致的明财政捉襟见肘,迫使崇祯无力两线作战。正因此,崇祯的这一阶级和解政策也被要求严格执行。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822~823页。

[19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8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00页。

[191] 贾宜:《过秦论》

[192]1950年6月29日,毛泽东就《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致信刘少奇:“资本主义国家,只有法国在拿破仑第一时代及其以前比较彻底地分配了土地。英国是经过资本主义侵入农村破坏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并不是我们这样的土地改革。德国、意大利大体也是如此,但比英国还不彻底,还保存了许多封建遗踪。日本则封建的土地制一直严重地存在,直至日本投降后才由美国人进行一种极不彻底的‘土地改革’,现在仍有严重的封建主义。美国则从来没有封建主义,由欧洲移民进去一开始就生长资本主义的农业,故农村市场特别广大,只有林肯时代解放美国南部几州的农奴,是一反奴隶制的斗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60页。

[19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5页。

[194] 恩格斯:《德国状况》(1845 年10 月15 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36页。

[195] 马克思:《1848 年至1850 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50 年1 月~11 月1 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9 页。

[196] 恩格斯:《德国状况》(1845 年10 月15 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38 页。

[197]1964年1月30日,毛泽东会见弗朗索瓦•贝纳尔率领的法国议员代表团,明确表示:“拿破仑对我们很有影响:他的一些著作,我都看过。法国的文化对中国也有很多影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10页。)据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同志统计“从1910年到1973年,毛泽东读谈拿破仑,不下40次。”这说明,毛泽东对法国这段历史教训给予了充分的注意。(参见陈晋:《毛泽东怎样读谈拿破仑》,《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3期;另可参见陈晋:《毛泽东为什么喜欢读谈法国近代史》,《党的文献》2011年第1期。)

[198] 陈晋:《毛泽东与他生命中的“二十七个书目”》。

[19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35页。

[20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86页。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马中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