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曹和平:“互联网+”是一场海啸式的技术革命(2)

(二)“互联网+”技术的隐性与显性特征

下面看“互联网+”技术的隐性与显性特征。其实我刚才讲这些观察特征的时候,有一些非常难的设施性质的基础理论。比如,电子通讯和微机互联的工程设施,正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觉察的领域里不断地建设。

比如,要把一个大的文字信息从北京输送到武汉,光纤要由谁来铺设?这是一个问题。铺设光纤要先铺设在哪呢?当时教育部有一个系统,先把高校连起来吧,所以就在清华大学建了一个网络系统,就是中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就建起来了。那么大家想想看,铺设这个互联网的话,如果从清华开始,要怎么铺呢?是不是要铺一公里把北大连上?是不是在北京二环路内建一个内环?那外面的高校呢?北京二环内的高校和四环左右的高校是不是要建一个二环?是不是在连接武汉大学或者华中科技大学的时候,要先把武汉或者华中科技大学连起来?在武汉市内建一个内环,再建一个二环,还要更大建一个三环?如果连接的仅仅是高校,老师和老师可以连起来。但你建的是地下的、看不见的、埋设的光纤网,那科研部门怎么办?如果想要把中科院系统下的科研部门连接起来要怎么办?连接政府各个部门要怎么办?那可能需要我们的工信部或科技部下面的部门承担国家任务,把政府联系起来。那谁来把这三个相对封闭的网络打通呢?在这里,恐怕通信公司就起了一定的作用,它把它连起来。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见这些东西,但是长达30年的铺设光纤网的基础设施建设,确实把门户网站,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计算机网站所用的信息通道、信息干道,以及城内的信息环道与干道之间的支线连起来了。那你可以想象,你只有在电脑桌面上才能进到网络,那打电话怎么办?

记得90年代中期,如果想要打电话的话,就要到网上去。在手机里面、电脑里面放一个打电话的语音软件,然后电脑有一个语音传输系统,然后通过压缩语音数据,把它以电讯化的方式传过去,对方反馈接收到信息了,那边也要坐到桌面上来收集信息。那我可不可以边走边打电话?从桌面电话到移动电话要怎么做?在地底下埋设光纤恐怕不够,那怎么办?后来中国移动就建了一个基站——地面每50公里建立一个基站,把所有基站连起来,看起来像一个六角形的蜂窝,把全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人、机相对比较集中的地区全部覆盖,你就会发现,手机在传输信息的时候利用了无线传输,50公里之间一个基站传输的话,你不用铺设地下光纤了,它的建设成本当然要比埋设光纤的成本低得多。

这30多年建下来,我们现在有两张网:一张是在地下连接的万维网,就是WWW这种,它通过电脑桌面终端连起来一个全国性的网络;另外一张是通过建立基站,把全国的手机网络连起来。现在的手机用户大概有七八亿人次,那你想想看这个规模有多大。所以有人想,有一天是不是能够把手机和电脑这两张网连接起来。也许真可以这样。如果说移动网和全国教育部、中科院、科技部和工信部下面这个网能够在网络中枢之间串通,干线和干线之间有很多的连接支线,如果网眼可以更密集的话,可能移动和计算机这两张网就合一了。

前一段时间有人说,那电视网是不是也能合一?确实。电视网络原来用的是模拟电路,但是现在都变成了电子电路。如果有一天电视卫星的传输能够和移动端、计算机达到“三网合一”,那就更不得了了。再想想看,如果我们建一个导航定位,北斗星27颗,在星星之间,如果我把通信信息,把飞机观察到的图像信息,以及其他更多的数据链信息同“三个网”合起来,那可就是“四网合一”了。那换句话说,移动网比地下埋设的光纤网成本要低,其实卫星网比移动网的成本更低。这个累积的东西我们平常其实是看不到的,为什么呢?比如说发射一个卫星。大家知道航天科技集团是发射卫星的,最近几年在中国也出现了很多非国防性质、非航天性质的发射。比如2005年发射的“北京一号”卫星,以及后来发射的“北京二号”卫星,最近又投资发射了“资源三号”卫星。我们是否可以在这种卫星间发射组合一个更大的网?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不知不觉间,这种隐性的特征已经静悄悄地在我们身边出现了。

责任编辑:刘玉婧校对:余永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