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须让“无形的手”主导(3)

精准扶贫须让“无形的手”主导(3)

精准扶贫,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主导

通常概念中,政府在扶贫中能做的事情更多,而在陈钊看来,精准扶贫年代,是时候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主导扶贫工作了,而政府则可以顺应市场趋势加以引导及推动。

陈钊说,市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途径,在扶贫工作中发挥市场的力量,就是要让劳动力要素、土地的使用权利(农转非指标)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能够充分自由流动。

传统的观念认为,扶贫要就地开发资源、引进投资。而陈钊指出,人口在流动之中隐藏着更多脱贫的机会。在我国最近一波的城市化浪潮中,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工作,不仅解决了自身的贫困问题,还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农村人口的减少使土地有了集聚的可能,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使农业的发展方式由粗放走向集约,也更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在山东,某些村子因为农民进城卖煎饼而脱贫变得远近闻名。这些“煎饼村”就是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解决了贫困问题。

另外,扶贫工作中也要尊重资本流动的规律,盲目引进资本可能适得其反。“某些贫困地区的政府急切地想改变本地的贫困面貌,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入高污染的产业项目,结果有了‘金山银山’却丢了‘绿水青山’。”陈钊说,受制于市场、交通、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某些工业项目本应在东部地区集聚,却在一些行政手段下硬性地落到了中西部地区。由于治污态度、技术、政策法规的缺位,中西部地区往往不能像东部地区一样合理限制和解决污染问题,这样一来,贫困没被“扶起”,生态环境却“倒下”了。所以,扶贫工作自始至终都应该尊重市场的“选择”。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