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外交多方位多层次多头并举,命运共同体建设扎实推进。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重启,中日关系回暖并确认促进战略互惠发展,中韩自贸协定签署生效,中朝关系稳定前行。南海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谈判完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进程开启,互联互通取得重要进展。上合组织首次扩员,中国与中亚及外高加索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背景下寻求深入合作。中印互信合作增进,中巴经济走廊路线图进一步明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工作组工作初见成效。
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搭平台绘蓝图续写关系新篇章,机制化合作攀升历史新水平。在中非合作论坛首次非洲峰会上,提升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夯实五大支柱,推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在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上全面启动中拉整体合作机制,随后推进“两洋铁路”等标志性工程。这两大机制,形成南南合作两翼齐飞态势。
多边场合献智慧供援助,全面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在联大庄严宣告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坚决捍卫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参与制定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加入联合国维和待命机制并组建8000人维和待命部队,免除对最不发达国家债务,承担联合国会费和维和摊款分别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和第二位,未来5年为非盟提供总额为1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充分展示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国际秩序维护者、全球发展贡献者的大国姿态;在金融领域,使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得到美国国会批准,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国际金融体系中话语权显著上升;在全球和地区问题上,宣布建立200亿元人民币的“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不断扩大建设性参与解决伊核问题、叙利亚危机、伊拉克重建、苏丹国内和解、阿富汗和解以及国际反恐,中国立场、中国方案和中国行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前瞻201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世界将经历美国大选和中国G20峰会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再出发,将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应对各种挑战,共同构建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