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到位 强军可期(2)

改革到位 强军可期(2)

改革,以革命性战略举措破解制约实现强军目标的瓶颈

没有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就没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只有当领导指挥体制、力量结构、政策制度等方面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时,才能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有力制度支撑和强大动力保证,否则就可能成为强军目标的束缚。这次改革的革命性,集中体现在军队组织形态的现代化塑造上。

组织形态的政治属性得到强化。任何军队的组织形态都会以不同形式反映其政治属性。我军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也是我军区别于其他任何性质军队的根本特征。这次改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一系列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更好地使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确保军队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组织形态的内部结构得到优化。科学的组织形态应该是在最大限度减少领导指挥环节和层次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名官兵的潜能和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提高物资器材的利用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生成、提高和释放战斗力。从领导指挥体制看,这次改革把联合作战指挥的重心放在战区,把部队建设管理的重心放在军兵种,打造符合信息化战争和现代管理要求的强大中枢。改革将领导管理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进行一体设计,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力量结构看,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优化军种比例、官兵比例、新旧装备部队比例,根据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符合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有利于推动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同时,这次改革聚焦解决机关臃肿庞杂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领导管理效率和联合作战行动的高效指挥,也有利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少“五多”问题。

组织形态的功用性能得到催化。结构决定功能,但功能却并不伴随结构自然生发。这次改革注重政策制度的健全完善,催生强军兴军的持久动力,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强军兴军,要在得人。本次改革把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作为重头戏,在加强军事人力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完善人力资源分类、整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健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科学设置各类人才成长路径等方面,确立了一系列新的部署安排。改革后的人力发展体制,有利于人才培养选拔,有利于人才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吸引和集聚优秀人才,让我军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把军事人力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改革积极适应军队职能任务需求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围绕解决征兵难、军人退役安置难、伤病人员移交地方难等问题,建立体现军事职业特点、增强军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体系,推进军官、士兵、文职人员等制度改革,深化军人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工资福利等制度改革。可以想见,这些改革措施落地后,必将有效提升军事职业比较优势,让军人真正成为社会尊崇的职业,激发官兵强军报国的热情动力。改革方案对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进行部署,着力从体制、机制、法制上构建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善、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可以预见,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必将进入新的天地。

组织形态的政治生态得到净化。改革着眼破解作风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抓住治权这个关键,构建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力求从制度上根本上长远解决,从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强化监督职能,高悬正风反腐利剑,为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土壤提供了制度机制保证。同时,下决心全面停止军队有偿服务,有利于纯洁部队风气,有利于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本色,有利于专注练兵备战这个中心任务,持续兴起强军兴军热潮。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