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勇于挑大梁
前面提到,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之于社会的意义,此时在面对企业转型方面,政府部门切不可隔岸观火,更不能把引导、扶持工作做在表面上,习惯居高临下指示发文,或者抛出几个连自己都搞不清楚的笼统概念,而应该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
首先,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深刻领会党十八大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让企业经营者树立起大局意识和危机意识,从而自觉把思想统一到“五大发展理念”上来,引导企业适应当前经济增长的形势。
当前,很多企业小富即安思想意识很严重,缺乏长远规划,用人不规范,对社会责任感理解不深,遵守不够,这不仅影响企业持续发展,也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格格不入。
特别是,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之后,很多企业习惯哭穷求贷款,而不是积极认清形势,寻找出路,这还亟待政府扭转。一方面,要帮助企业规划发展,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另一方面,要不断引进新项目,导入淘汰机制,增加部分企业危机意识。
其次,要从制度顶层设计入手,唤醒沉睡的科研成果。在这一点上,广东做法值得关注。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广东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允许高校科研人员利用本人及其所在团队的科技成果在岗创业或到科技创新型企业兼职,甚至可离岗从事创业工作,并允许在读大学生休学创业(2015年12月10日《南方日报》)。
职务发明转化收益对科研人员的保障不够明确和有力,高校科研人才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不少科研成果“沉睡”在高校而未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不只是广东高校面临的困境,而是全国高校面临的现实瓶颈。过去,高校科研人员被限制在高校之内,虽然也发挥着传帮带的播种意义,但跟现在的产业发展速度还是略显滞后。
而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员的潜力,让这些“科技播种机”投入到广阔的创业领域去,这不仅有利于其大显身手,充分释放自身潜能,实现自身最大价值,同时更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工业产业结构,使我国工业发展从量向质转变、飞跃。
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鉴于企业运营成本过高,政府部门还要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不断精简办事程序,不断在权力下放上做足文章,不断提高办事效率,从根本上减轻企业办事成本。
只有政府树立起挑大梁意识,处处走在前面,不仅给企业与鼓舞力量,更给企业实实在在的帮助,从根本上改善企业不愿转、不会转、转不起的现状,中国工业有望穿越冬日坚冰走向春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