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认知、认同、选择、购买和使用消费产品的活动。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收入水平、购买动机、外界环境、价值观等多重因素影响,在这些因素中,价值观作为人们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根本取向,决定着消费行为的外化和输出。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行为。近年来,青少年群体当中出现的诸如攀比消费、炫耀消费、超前消费、负债消费甚至低俗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不良消费行为的产生,与其缺乏正确的价值坐标、鲜明的价值立场不无关系,这就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化育。
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引,培育青少年科学的消费观念
观念作为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一般思想和看法,以思维方式为内核,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效果。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能否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将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对此,必须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和帮助青少年规避非理性、盲目性、重物质性的不良消费行为,培育青少年理性、健康、绿色的科学消费观念。
一是坚持理性消费。理性消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承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以“量入为出”为核心的理性消费要求青少年在消费过程中要力戒攀比消费心理和享乐消费倾向,把握好消费的“度”,做到计划性、文明性和责任性消费,养成务实适度、俭而有度的消费行为。
二是坚持健康消费。当前,亚健康比例在青少年群体中有所上升,这与青少年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关系密切,如过分偏爱零食、饮料、洋快餐等饮食消费,沉溺网吧、追赶时尚、贪图感官享受等精神消费,极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坚持健康消费,就是要以“身心健康”为核心,引导青少年树立以实现自身发展需求为目标的健康消费观。
三是坚持绿色消费。以“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培育青少年积极响应、践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内容,必须引导青少年在衣食住行消费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向,选择绿色、低碳、环保的消费方式,如实行“光盘行动”,废旧物品循环利用等,行动起来,为建设“美丽中国”添姿增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