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提升素质的必须路径(2)

公民提升素质的必须路径(2)

摘要:社会责任意识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但归根结底,也是对自己负责。正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只有强化独立个体的责任意识,汇细流成江海,这个社会才会建立起秩序与信任,实现和谐共治。

二、自觉增强法治意识,做一个心有法治、行现法治的守法公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定。这一决定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意义极为深远。

《决定》明确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真正做到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作为国家公民,就一定要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思维,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一是要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做出的重大抉择。必须清醒看到,在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并逐步走出依法治国的正确道路是极其不容易的,我们长期艰辛探索、不懈努力的经验必须坚持和发扬,偏差失误、教训代价必须记取。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育我们,法治是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也是公民行为的根本准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用法律的标准去衡量、规范、引导生活、工作和行为。

二是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项工作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各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现在同以往任何时候相比,依法治国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必须靠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对此,每个公民都要有足够认识。

三是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我们国家要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根本的制度性保障是靠法治,要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通过法治为党和国家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作为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就要在学法上,更加全面深入,做到广学、深学;在尊法上,更加坚定自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守法上,更加严格自律,时时处处以宪法法律为准绳;在用法上,更加积极主动,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坚决扭转不懂法、不敬法、不守法的不良现象。

还要增强法、德结合的自觉性坚定性。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一个写在法典上,一个写在人心里,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挥着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法治与德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并行不悖、缺一不可。很难想象,一个缺乏道德责任感、缺乏向上向善精神的社会,能够培育出遵守规矩、遵守法治的社会环境。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着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更好地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要旗帜鲜明地捍卫宪法法律,对各种诋毁我国宪法法律的错误言论要敢于批驳,对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现象要敢于纠正,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和尊严。要大力倡导和培育法治文化,积极参与各种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