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新供给” 抓准“牛鼻子”(2)

创造“新供给” 抓准“牛鼻子”(2)

——聚焦全国地方两会经济热点话题

上海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方针,建立完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

北京“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巩固扩大金融、科技、信息、商务服务优势,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壮大会展经济。实施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计划。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商务会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工业和建筑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现代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健康养生、现代医疗、残疾康复、旅游休闲、文体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则明确,2016年将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一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转变、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二是“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

力促“升级”:

沪苏粤闽渝瞄准高新技术产业

2015年,中国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作为钢铁生产大国,到目前为止,中国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仍然需要进口。

从一粒小小的“圆珠”到中国游客从国外大量购买的“马桶盖”,无不说明部分领域核心技术的缺失。放眼国外,为积极应对新一轮技术革命,美国加快实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全面推进“工业4.0”计划。面对新形势,中国亟须把握机遇、加紧战略布局。

从各地工作部署看,不少地方把目光瞄准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海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

江苏省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重点提到两项计划——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和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其中明确,力争用3~5年时间,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核心装备数控化率达到100%,实现“数控一代”全覆盖,建成一批智能车间和具有示范意义的智能工厂。

重庆、广东、福建等地在其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着重提到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庆市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2016年重点工作之首。其中提到,加快建设电信、移动、腾讯等数据中心,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达到10万台服务器运营支撑能力;加快建设川崎、埃马克等机器人和智能装备项目。

广东明确,推进新一代显示技术等6个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培育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全面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100亿元。

福建省明确,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创新示范工程。培育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互联网教育、个性化诊疗等新业态。推进物联网应用,着力发展车联网和智能家居。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