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性化综合性思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以理性化综合性思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摘要:市场化改革从形式上看是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法治主导的市场治理模式,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监管市场并保障其有序运行。而实质上,市场化改革除涉及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之外,还涉及一系列与市场运作相关的法治、政治、文化、社会、公共安全等生态建设问题。

十八届五中全会在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时指出:“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落实五中全会深化改革的精神,必须以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等理性化综合性思维,制定和实施顶层设计方案,构建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成果共享的具有包容性并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以战略思维破除体制性改革障碍

过去的改革,主要着眼于清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决国家经济落后和人民生存需求问题;而今后的改革,应更加着眼于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发展需求问题,探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改革途径,构建更具公正性、稳定性、长效性的体制和制度体系,激发劳动者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由政策性改革向体制性改革的战略转变。因此,在改革顶层设计中,应确立战略性思维,克服改革中存在的盲目性、被动性、短视性和不敢作为心理,增强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性、前瞻性和必胜信念,理性地、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以国家为代表的公共利益和以特定群体或个体为代表的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把解决表层的利益分配不公和清除阻碍改革的深层根源结合起来,从制度层面及其运行机制上构建更加公正、更加合理的国家与公民、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国企与民企、公民与公民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之所以把体制作为改革重点和着力点,是因为体制和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效性,是一切权利的载体和影响国家全局的关键。而体制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是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现行体制存在的弊端,使改革能够及时清除体制运行中自发衍生或人为设置的各种障碍。从世界各国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来看,体制的公正性、科学性比公平分配更重要。中国不同的市场主体、政治群体、社会群体在利益诉求上存在的差异或矛盾,本质上是利益供给与利益需求失衡及体制内部结构失衡的反映。只有更加重视供需平衡和体制性改革,构建更加公正、科学和广泛参与的体制,才能从根本上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根基。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李琨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