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大理念在发展行动中的先导作用(2)

论五大理念在发展行动中的先导作用(2)

摘要:对五大发展理念,我们还可以从支撑发展的内在动因和解决发展的突出问题的需要入手加深理解。也就是说,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要解决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问题导向,要解决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五大发展理念回应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

对五大发展理念,我们还可以从支撑发展的内在动因和解决发展的突出问题的需要入手加深理解。也就是说,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要解决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问题导向,要解决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我们讲发展,说到底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就奋斗目标而言,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进而达到中等发达水平,“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在激励着我们、牵引着我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目标导向。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战略任务,我们需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可以反过头来想一想,当初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为了抓住机遇,发展加工业和大宗产业,发展加工贸易,我们在经济工作的指导上虽然也强调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但重点是形成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其间,我们也不是没有发现高速增长中出现的问题,只是在那样的背景下,我们还可以容忍。现在的情况显然很不一样了,我们要从单纯的“速度情结”中走出来,要壮士断腕,要下决心以新的发展理念指引实现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

五大发展理念的创新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回应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比如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不仅中等收入有陷阱,高收入、低收入都有陷阱。我认为,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现在处在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过渡的关键时期,“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警惕“中等收入陷阱”是现实的、必要的。

比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问题。上个世纪中后期,在美国,曾发生过“两个作家,一封信、一本书、引发了一场运动”的故事。1958年1月,《波斯顿邮报》女作家哈金斯给海洋动物女作家卡逊写了一封信;1962年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发行,促成了世界性的保护环境运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这个过程是14年。如果从英国工业革命算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环境觉醒,用了200年时间。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就业和财政保障压力大,需要加快发展。但仍以担当和勇气,用指令性计划方式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下决心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并对世界作出自主贡献承诺:2030年使单位国民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60%到65%,使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20%。

比如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决好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突出矛盾问题。在扩大有效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高水平的供需平衡跃升。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需要将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需要经济与社会的联动。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丰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也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理念、新思想。

这些重大原则和思想理念主要体现在这样一些方面:一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确立新的发展理念,有利于解放思想,有利于转变观念,有利于创新发展思路,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这些都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取向。五大发展理念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三是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道义高度和治理优势,致力于超越资本的劣根性和否决性决策机制;四是注重公共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五大发展理念是发展方向的引领,体现了发展的原则要求和价值取向,是对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追求;五是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有机结合,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并以五大理念对发展予以战略引领,是党和政府的主动作为,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具体体现。

■中国有条件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发展新理论,五大发展理念就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承性,还是从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的样本意义看,中国都有条件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发展新理论。理论体系通常靠若干基本原理或原则来支撑,基本原理或原则往往借助关键词来表达。五大发展理念,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体现基本原则的关键词。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建议和当前的经济工作部署中,五大发展理念发挥统辖引领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去产能、去库存、去扛杆、降成本、补短板,着眼于解决突出问题。这样的理念思路和决策体系,在中国过去的调整、改革和宏观调控中没有过;虽然在具体政策设计中会有选择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某些方法,但也决不是也不可能是西方经济学中需求学派或供给学派政策主张的简单照搬。

一段时间以来,在经济工作中,我们常常运用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分析方法。有一些省市也按照钱纳里的标准评估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并依据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实,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和多国模型,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与钱纳里多国模型中选取的样本国家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国际环境也不同于钱纳里建立多国模型那个时期的情况。

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点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问题。发展经济学需要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实践中形成的规律性认识,是最具有样本意义、最鲜活的发展理论。我们要推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丰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和内容。

综上所述,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适应新阶段、应对新挑战、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我们要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必须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推动新的发展实践,并促进发展理论的创新。

(作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李琨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