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设”到“建成”:中国小康道路之探索

从“建设”到“建成”:中国小康道路之探索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向党的十八大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十八大报告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代十七大报告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一字之变,但却寓意深远,给人以激励,说明我们党对小康之路的探索和追求更加自信,也为我们描绘出了未来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的幸福图景。这标志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小康社会如同喷薄而出的一轮红日,正在跃出东方地平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了历史的倒计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为了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必须遵循六大原则、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从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的小康之路有着非常清晰的线索。

一、小康的源起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康的梦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小康的建设者和受益者。从历史渊源上说,“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是古人对殷实宽裕生活、小安康乐日子的追求和向往。而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得到较系统的阐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当然,封建社会的这种小康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私有制基础之上。小康思想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使用的地域范围上说,“小康”是中国的一个特有概念,国际上对“小康”一词都没有明确的概念和定义。

二、小康社会的设计和总体小康的实现

历史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发展阶段即小康社会,被邓小平同志创造出来。小康社会发端于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1979年关于“小康之家”的描述。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这是邓小平同志第一次设计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和蓝图。考虑到国民经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邓小平同志在1981年后一度降低了“小康”的标准。1981年4月14日在会见日本客人时,邓小平同志指出:“经过这一时期的摸索,看来达到一千美元也不容易,比如说八百、九百,就算八百,也算是一个小康生活了。”1982年,党的十二大向全国人民郑重承诺:到20世纪末要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从此,我国真正拉开了小康社会建设的序幕,踏上了三十年小康路执着不悔的征途。小康之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马列著作没写过,其他国家没干过,中华五千年历史没有过,于是,我们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经过两年的探索和思考,1984年3月,邓小平同志指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1984年10月,邓小平同志又指出:“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