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所解答的时代性课题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党的十三大提出中国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党的十五大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提出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三步走”设想:第一个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个十年,达到富裕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0五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具有中国共产党人勇者担当的精神。这表现于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在继承以往我们党“三步走”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时刻牢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使命和“总任务”。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思维主要是“战略辩证法”。战略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强调从根本、全局、长远上把握各种本质关系,并制定战略和策略。这种思维方式与辩证法有着本质的天然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既注重从战略上治国理政,又注重运用辩证思维来处理治国理政中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这种战略辩证法在治国理政中的根本体现,就是确定好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这种战略目标,既包括新一届党中央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包括未来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者有机统一,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意味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肩负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总任务,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时代性课题。”其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明确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和思想中,又进一步确定了实现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和总任务即“时代主题“的根本路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这一战略布局发展理念,实质上是就要回答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问题,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导、行动指南和总体方略。
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和“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所要解答的“时代性课题”,是“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与怎样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一种思想或理论体系首要就是以“历史使命”、“总任务”与“时代主题”为主题和中心的。因而,就其主题和中心来讲,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或理论体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具有主题和中心地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