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积累的延伸

创新是积累的延伸

摘要:人类社会所有的创新几乎都是在巨人肩膀上的眺望,没有积累,没有对过往一切的诚挚尊重和深入了解,创新几乎都是随风飘散的浮云。

创新是当今中国的一个热词,也是当今中国的现实需要。全社会自上而下地谈创新,时时处处要求创新。拿中国与外国作比较,创新的优劣似乎昭然,使很多人痛心疾首、大声疾呼。随着世界一体化的深入,中国参与世界的各种竞争,创新固然很重要。但是,包括一些有较大话语权的知名人士在内,对于创新的某些认识并不正确,以至于我们要寻找不断创新的途径,有时就不能对症下药。

关于创新最常见的一个错误认识就是把新和旧对立起来,似乎只有推翻旧的、否定旧的才能有创新。一切旧东西似乎都成为创新的敌人,一切旧思想、旧观念、旧规则似乎都成为阻碍创新的桎梏。甚至彻底与旧的告别这一行为本身都成为了创新。创新似乎就是摆脱一切旧束缚的随心所欲,于是乎,退学、不读书、成绩差竟然都成为创新的成功典范。“中国式教育”成为阻碍创新的罪魁祸首,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成为窒息创新的沙漠。创新几乎等同于自由,因此,传统因为缺乏自由而成为创新的坟墓。总而言之,这类流行观点认为,中国老祖宗的保守僵化导致我们今天成为创新的侏儒。为了创新,恨不能换一个爹,换一个祖宗。因为需要创新,所以我们不得不改换门庭,到别人家里去认祖归宗。事实上,创新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结论,几乎无一例外地咀嚼着历史虚无主义、中国人劣根性的残渣。

我想指出的是,创新几乎都是过去的延伸,是积累的进步,是巨人的肩膀,是前行者的云梯。没有积累就没有创新。没有扎实的基础,所谓的创新就只是胡思乱想;没有锲而不舍的钻研,所谓神奇的创新“点子”,都是灰飞烟灭的浮云,都是不足挂齿的玩笑,都是连养分都缺乏的垃圾。虽说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但他长期自学,博览群书。为了确定灯丝,爱迪生试用了六千多种材料,做了七千多次实验。这个小学生都知道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历史上失败的创新多如牛毛,真正留下的有意义的创新凤毛麟角。不懂得这一点而大谈创新如同痴人说梦。

陶瓷曾经是中国人赚钱的产品,欧洲人掌握陶瓷技术比中国人至少晚了1500年。中国的陶瓷技术为何能够长期领先世界?关键在于温度。最普通的陶器在摄氏800度以下就能完成,这在全世界都能见到。青铜技术的出现在于冶炼温度的提高,摄氏800度以上,不同的铜合金,也就是青铜可以融化,可以冶炼,而纯铜的熔点在摄氏1083度。青铜技术之后,人类的又一项主要技术突破就是钢铁。纯铁的熔点是摄氏1535度,但生铁的熔点最低只有摄氏1148度。也就是说,在成熟的青铜技术基础上,将熔炼温度再有效地提升一点,就能冶铁。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朝代,关键之一在于汉朝掌握了领先世界的铸铁冶炼技术。这项技术在今天看来很简单,即,将铁矿石融化为生铁,便于大规模地铸造铁器,使得军事和农业生产中铁器得以大量使用。而中国陶瓷的烧制温度在摄氏1200以上,有些达到摄氏1400度。由此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技术积累的过程:摄氏800,1000,1200度。所以,当西汉能够熔铁、铸铁后,温度进一步提高,到了东汉,成熟的瓷器便开始出现了。技术链条与时间链条完全吻合。

责任编辑:李琨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