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向阳:推动新常态下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2)

胡向阳:推动新常态下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2)

坚持融于大局的发展战略

融于大局是指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卫生、教育、人社等相关部门工作职责,整合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融于大局符合残疾人工作自身特性,也有助于在新常态下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提高残疾人事业发展速度、效益。残疾人民生需求涉及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将残疾人事业隔离于相关事业之外,搞封闭运行、自我循环不仅不利于满足残疾人全方位的民生需求,而且会降低社会公共服务资源整体配置效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工作的成功实践证明和国际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本趋势都证明融于大局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残疾人有自身特殊性,将残疾人事业融于大局的同时,不应忽视残疾人的特性需求、特殊困难。由于功能损伤、活动和参与的限制,残疾人即使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条件下,仍可能在享受服务和参与社会方面遭遇事实上的不平等。譬如,残疾人普遍需要康复服务、辅助器具、无障碍设施才能顺利参与社区生活,公平接受教育,实现就业。残疾人的特殊困难不解决,特性需求不满足,平等参与,共建共享就无法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心、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推进残疾人事业当作分内的责任,各项建设事业都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其中,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各级党和政府应更加自觉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按照普惠加特惠的原则,将残疾人问题与各项民生问题同步考虑,将残疾人工作与各项社会事业同步推进,帮助广大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

坚持劳动福利型发展道路

所谓劳动福利型发展道路,就是把劳动就业作为解决残疾人问题的中心环节,通过扩大就业,增强残疾人及家庭经济自立能力,来改善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的一种发展模式。选择劳动福利型发展道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也是新常态下推进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八大科学研判发展形势,对我国现有发展阶段做出“三个没有变”的清醒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这样的国情下,不可能实行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高福利政策,完全靠政府解决残疾人困难,必须更多发挥残疾人及亲属的自身作用来改善残疾人的生存、发展状况。

残疾人事业是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伴随欧债危机爆发,人们对如何认识、处理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关系有了更深入反思。西方学者提出的积极社会福利思想很具启发性。积极的社会福利思想反对将社会福利单纯视为经济资源消耗的观点。主张,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视角考察社会福利功能。提倡,将福利资源投资到能促进人力资本和就业的高效益项目上,提高社会成员的经济参与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选择劳动福利型发展道路符合积极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原则,在新常态下,能够有效缓解残疾人民生需求增长和政府财力增幅压缩的矛盾,合理兼顾残疾人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双重需求。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