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汉帝陵陵园与陵寝
介绍了一下基本情况以后,我们讲讲西汉帝陵的陵园。为什么要讲陵园呢?现在我们考古研究,人已经不在了,通过什么东西来反映人?通过人的活动平台,举个例子,你到北京,你一看见各种机关,只要一看这大门,看这院子的院墙,看这院子里的结构,就知道他应该是干什么的,或者应该是哪一级的。按理论上来说,门楼越大,里头这衙门越大;门楼越严肃,里头这个机构越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因此我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凝固的政治。建筑可不是一般的东西。
因此,考古要研究什么呢?研究毁掉的建筑,陵墓也是建筑,通过研究这个来研究它那平台。我到外地去经常看,我觉得北京也是一样。你让我一区分,我就能区别哪些是部委的大楼,交通部的大楼什么样子,跟妇联的不一样。我曾经注意过,妇联那楼就挺有点自由主义的,成那个半圆形的,跟个怀抱一样。到了交通部,东边是交通部大楼,前面是柱廊,一看就是政府机关。当然那一看就是群众团体。研究这个东西,实际是研究他的性质,研究这个平台的性质;通过这平台的性质定,再研究平台里的遗物;通过遗物,复原它的历史。
对陵墓的研究,就是要研究陵墓本身。看它的级别看它的地位,通过它院子的布局,来看它的一些活动方式。比如大家到十三陵看定陵,定陵怎么进?前头石人石马,进去以后哪边是厨,所谓神厨,神厨是干什么的?是做烧香上供用的东西的,给死人吃的东西。还有各种相应机构,还有享殿或者享堂等等这些东西。它都是要搞一些政治活动,要宣传一些理念的。
再一个,就是研究一种制度的变化。就是帝陵和皇后陵是怎样的摆法,谁在哪个方向。如果有规律的,这规律说明问题。就跟说男左女右啊,还是女左男右,什么是右为上,什么是右为下呀,什么是左为上啊,你必须得找出证据来说明。你不能说,我说秦汉时期尚右,右丞相比左丞相大,拿出根据来。根据就是看他们怎么排法就知道了,陵墓是非常重要的,搁左边,搁右边,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在秦汉时期已经进入了帝国时代,应该是父系家族为主的时代。在夫妻埋葬的问题上,可以看出当时左和右。如果规律性的东西,男边左的多,女边右的多,那么左为上;如果女的左边多,男的右边多,那就是右为上。这就是总结当时的规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