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

核心提示: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功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提升增长动力,以此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满足供给体系的质量,而要让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我国现在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是这些年持续演变的结果。其一,从三次产业增速变化的情况看。农业基本比较稳定,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过去一直是二产增速相对比较快,现在三产增速开始超过二产。2012年以来,三产比重比较明显地在上升。这里面有个问题,我们原来从计量模型做了一些研究,如果把三次产业转换成产出构成,按不变价来计算,目前我国服务业比重的提升没有那么快。因为这个变化既有工业增速下滑比较多,使得服务业增速相对较快,也有两者之间相对价格,工业品PPI连续4、5年负增长,服务业价格是上涨的,就是说价格因素在里面。如果剔除价格因素变化,我国现在制造业或者第二产业在产出中的比重仍然是50%以上。以此推算,我国服务业产出比重,按照不变价来算,超过工业或第二产业,可能要到2030年以后。但是不管怎么样,现在我国服务业增速,第三产业增速是快于第二产业的。就是说,从供给角度看,从生产方来看,对于GDP的增长,我国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是越来越大。

其二,我国消费、投资、进出口占GDP的比重出现了明显变化。

外贸进出口也很难指望有很大的变化。金融危机之前,我国每年经济增长有2%的增长来自于外需,来自于出口减进口的贡献相比,现在这个影响力很小了,只有零点几个点,甚至有时候可以忽略不计。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进出口规模扩大的非常快,到2014年超过了4万亿美元。尽管我国出口占全球比重仍有增长空间,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扩大,难度是相当大的,这主要取决于我们产业结构的升级,取决于有新的产品。现在我们的高铁、核电、重装这块出口开始增加了,但是相对于以往加工贸易大幅度萎缩来说,这些对我国出口的正面影响还是有限的。我国大部分传统产业增速在下滑,如果传统产业不止跌,那么经济增速很难稳住。新兴经济这块在增长,但是占的比重比较小,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过程才能真正抵消这种负面影响。因此,对于出口贸易增长不能再指望像过去一样两位数的高增长,“十三五”期间能有一位数的平稳的增长,就已经很不错了。

国内最终消费比重超过50%,明显上升,但是与全球来比,仍然偏低。全球平均水平是70%,发达国家达到85%以上。我国消费的总体比重相对偏低。特别是由于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还是相对比较高的。如果剔除政府消费和存货,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只有37%,相当低,比发展中国家还要低。可是,消费比重的提升对经济增长来说,是很痛苦的。等于说是投资增速在下降,那经济增长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就是说,经济结构转化过程中,增速是必然放缓的。一方面优化结构。从政府工作的角度来讲,稳增长的关键还是稳投资,当然投资要有效。我们过去9%以上的经济增长是靠15%、17%,甚至2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来支撑的。在调结构过程中,今后消费要不断扩大其在GDP中的比重。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且相对来说,经济增长速度一定是要下来的。

今后对外投资有可能超过利用外资。我国过去以利用外资为主,金融危机以后,我们对外投资步伐非常快,加上我国现在国际产能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等等,2014年两者都超过1000亿美元,差距只有35亿美元,2015年基本上这个差距缺口会越来越小,今后甚至对外投资超过利用外资都有可能。

第三,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量之间的变化,也说明了我国经济到这个规模以后,真是很难继续像过去一样快速增长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比以往要明显提升。过去我们用5%到6%的能源增长支撑了10%以上的经济增长,但是,消费量和生产量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我们能源对外的依存度越来越高。我国原油有60%都依赖进口。这两年,随着经济持续下行,特别是上游产业的放缓,2015年,煤炭行业也是全行业亏损,钢铁企业不景气,发电企业机组停的也不少,一直在放缓。要折成标准煤的话,我国现在能源消费量超过40亿吨标准煤,2014年大概是43亿吨标准煤,我国一次能源比重,煤炭占了67%到68%,对环境的约束和影响也很大。这样一种能源结构、这样一种规模,如果还像过去那样8%、9%的增长,那么对整个环境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与内涵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最新的亮点,就是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

(一)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从经济学历史来讲,供给侧改革和供给侧政策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内容。1930年大危机之前,西方国家经济理论的主要理论是自由竞争理论,当时是亚当·斯密理论主导的,政府不干预经济。萨伊定律提出了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市场是自由竞争自动实现均衡,不可能出现失业,不可能出现资源配置的无效率。但是,1929年席卷西方国家的大萧条,失业率高达25%以上,四分之一的人失业,大量的生产过剩。一方面,大量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大量的失业。资本主义基本上到了崩溃边缘。由此,产生了经济学上的凯恩斯主义革命。凯恩斯提出,资本主义不能够实现自动、充分就业均衡,主要是由于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是不足的。一方面,人们有了钱以后,有一部分钱总是要用于储蓄,收入越高,消费越少,因此,这一大块需求就不足了;另一方面,资本边际效应是递减的,投资越多,效率越下降。所以说,总需求总是不足的。因此,政府必须积极地扩大财政政策和扩大货币政策,以弥补有效需求不足,促进充分就业。这是短期的宏观经济管理。从经济学理论来讲,凯恩斯理论和以往建立在个人自由行为为基础的企业利润最大化、个人效用最大化基础上的传统微观经济理论之间有本质的不同。由于凯恩斯理论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西方国家靠扩大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实现了工业化国家黄金发展的10多年。可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需求侧的管理,不断刺激,结果导致物价成本上升,通胀压力上涨,加上20世纪70年代初中东危机、石油禁运,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英美为首的工业化进入了滞胀。面对滞涨的两难窘境,20世纪80年代里根开始采用供给学派的理论。就是降税,降低税率虽然对税收有影响,但是由于企业税负下降了,其积极性增加,所以税基就增加了,最后税收总量还是在上升的。与降税配合,还有结构性改革,即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通过这种供给方面的改革,使得美国最终走出了滞胀的泥潭,为克林顿时期信息革命到来以后新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其次,从我们国家来讲,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借鉴西方的一些理论,很重要的一点,我国在经济运行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而且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而做出及时调整。这里面有两个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外部需求的收缩和国内传统消费、需求的饱和,大量传统产业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存量供给远远超过市场需求。新常态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期,外需很难有大的变化,我国劳动力成本也上去了,外面没有这么大的需求了。我国国内到了中高收入阶段,需求个性化、多样化也很多,很多产能生产方式还是按照过去大规模的需求设置,肯定不行。

另外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各类消费对需求的性价比、安全质量要求很高,消费趋势也愈发向个性化、高端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从实际来看,我们的有效供给是跟不上的,如果能够跟上,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到日本买马桶盖、电饭锅、滴眼液、保温壶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了。因此,如果要稳增长,光是扩大需求是没有用的,恐怕还是要实施供给侧改革,供给要适应这个需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绝不仅仅是满足供给体系的质量,而是要让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满足市场需求,给企业松绑,创造更好的环境。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的要使得供给体系更加有弹性,更加能够灵活地适应需求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推进供给侧改革不可能仅仅就供给侧谈供给侧,也不是说需求方面不重视,它还是一个结构性改革的涵义。就是说,体制机制不变、规制不变的话,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很难调整,那么,产业结构也就很难变化。换言之,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来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来重塑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变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式,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朝着优化结构方面转变。

    (三)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强调从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我们可以用更广泛、更开阔的视野来理解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强调从供给侧着力;另一方面是宏观调控方向的变化,就是说我们宏观调控的视野怎样促进有效供给的形成和持续。2016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一方面还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同时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到2016年的要求,讲了五大政策。原来讲三大政策,即是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宏观调控总体思路。现在又加了两条,即: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这五个政策不仅仅是管当前的,也是管长远的,是和结构性的改革配合在一起,共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