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塑造新的国际竞争力

李晓华:塑造新的国际竞争力

无论是国际、国内刺激需求政策效果的不尽如人意,还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的新阶段、面临的深层矛盾和问题,都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加快推进,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和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产业转型升级也带来对先进装备、精密仪器、高端服务需求的增长。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工业和服务业规模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在钢铁、有色、煤炭等产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的同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能力不足,国内大量有效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和产品升级,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

传统竞争优势削弱需要重塑竞争力。随着近年来工资、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我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削弱,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外迁现象。我国迫切需要从供给侧发力,促进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塑造新的国际竞争力。

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要求供给侧改革。在经过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我国许多地区出现土地供应紧张的情况。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粗放式增长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必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一方面推进经济结构的绿色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另一方面通过结构调整,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更多先进的技术和装备。

新工业革命提供了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契机。智能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人工智能、新材料和生命科技等的突破,正在产生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推动新工业革命的孕育和发展。新工业革命不仅会带来先进的技术,而且能够提高整个经济的生产力水平,促进新产业的形成。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的核心也是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回顾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成为工业强国均是在新工业革命兴起时期实现的。对后发国家来说,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差距小,必须抓住新工业革命提供的“机会窗口”,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一方面努力提升既有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性能,促进产品和服务从低端向高端升级,另一方面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促进产业结构从以传统产业为主,向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转型。在政策上,短期应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紧迫和突出矛盾,重点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任务,包括出台与之配套的金融、财政和社会保障政策。从中长期来看,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市场竞争的规则和秩序、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具体来说,应该加快深化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加强人力资本培育、支持技术创新、完善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环境,充分调动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使我国企业成为主要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增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供给能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