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需要把握的八个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学党章党规和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精神,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自觉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1月5日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这十分重要。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其中一个,主要体现在政治的上层建筑。
习近平同志在此次讲话中指出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方面的五个基本原则:
第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这里主要是讲经济基础和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二,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这里主要是讲经济体制和分配原则。
第三,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这里主要是讲生态文明。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这里主要是讲国体和政体。
第五,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等。这里主要是讲最终目标。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组成。具体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政体的政治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建设,以及“五位一体”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组成,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战略举措和最终目标。
我个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党章》关于党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标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可以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虽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和直接组成,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如同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源,是根本,是总店,是全人类最终美好的必然归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流,是枝叶,是分店,是流向人类必然归宿的“黄河”、“长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必然有。所以,习近平同志才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不能代替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能代替毛泽东思想。不能只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讲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不能只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者是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尽管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但其性质与历史上已经有过的其他社会形态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与社会主义的中高级阶段有着共同的本质特征,只不过其发展的程度与水平不同而已。它的性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民主社会主义”,更不是一些人所说的“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它的前进方向和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我们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既有适应该阶段的最低纲领,也有一以贯之统领各个历史时期最低纲领的最高纲领,即共产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必须始终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相统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