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
我国当前最大的现实国情,就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之前贯穿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高级阶段在内的我国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只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特定时期和初始阶段。有必要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任务中,要有包含和超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明确其联系和区别。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二是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三是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
(三)正确对待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历史时期,也就是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毛泽东时期27年艰辛探索的关系
仅从经济上说,新中国建立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从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1840年至1949年的这109年间,中国对外共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各个帝国主义列强直接、间接掠夺了我国大量有形和无形财富。1949年,我国钢产量仅有15.8万吨,蒋介石逃往台湾时,又带走了几乎所有的外汇储备和国家财政所拥有的黄金。
新中国成立后的27年里,并不是我们要闭关锁国。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多次谈过,革命胜利以后,他要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就是美国,要向美国学习如何搞现代化工业和农业。但新中国一建立,帝国主义列强又对我国实行严酷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美国对我国技术禁运项目比苏联东欧国家还要多出500多项。
新中国成立后,一是实际上先后打赢了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成功化解了苏联霸权主义对我国进行的“核打击”企图,有力地捍卫了我国的主权和神圣领土。我国用大量农副产品提前一年还清抗美援朝时借用苏联的军火债务和利息共52亿人民币。
二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研发出“两弹一星一潜艇”。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2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实验成功;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9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三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其中有大量的自主科研成就与研发的技术。
四是建成国计民生所必需的大量基本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是投入七块产出一元,而加工工业是投入一块产出七块。大跃进时期修建的84000多座水库依然是当今我国的农业的命脉。
五是排除种种干扰重返联合国,与美国、欧洲诸国和日本等主要国家的外交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打破外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我的严重封锁,真正跨入了大国的行列,并即将迎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六是新中国成立后27里年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当然,这也可能是僵化表现,但有些是不能牺牲长远与根本利益,被迫的;当时也不具备大量引进外资的国际环境;从两分法的角度看,没有内债,也就没有为后人留下还债的包袱。
以上六大成就的取得,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勒紧“裤腰带”,“过穷日子”,从嗓子眼里抠出和必要日常生活开支节省下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所换来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作出深得民心的结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审视历史,决不能简单地站在个人得失甚至恩怨的立场,必须跳出个人私利局限站在人民和历史乃至全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这个大历史观去看问题,方可能观到真谛与本质,自己也才能为党、国家、民族乃至人类进步事业作点贡献。
我们不否认新中国的前27年的失误和错误,但我们不能把前27年的艰辛奋斗与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对立起来。有的人把新中国前27年说得一无是处,甚至是暗无天日,这不是糊涂,就是别有想法。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