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艳:对“80后文学”创作局限的反思

霍艳:对“80后文学”创作局限的反思

“80后文学”属于“新世纪文学”的范畴,从发端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余年,拥有了一个逐渐稳定的形态,富有鲜明的特征。此前对于“80后文学”的研究,集中在这代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怎样新颖的表达方式,以及相伴随的文学生态变化,但缺乏对这一代人创作的整体性反思。

历史上对新一代的命名,往往是先有文学艺术的经典,然后再出现命名。与此相反,在“80后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先产生简单代际关系命名,然后寻找相应的作品。在代表作缺乏的情况下,甚至将一些获得商业成功的作品与80后一代强行挂钩,或者将少数成功人士作为80后的代表。由此使得“80后文学”面临着只有代表作家,而没有代表作品的尴尬局面。

“80后文学”至今没有出现较为经典的代表一代人的精神形象。人物本应是写作者最复杂的创造,但在80后作家这里,反而成了一件容易的事,他们把笔下的主人公都按照自己的状态描摹,所有的人物都是自我形象的狭隘变形,或者将某一个特质放大,有些作品甚至就是作者本人的自传,缺乏对他者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观察。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80后笔下的人物,看似个性十足,实则千篇一律,不过是脸谱化的人物。

体现在具体的文本中,“80后文学”里的人物,往往缺乏动作和对话。即便是对话,也少有直接引语,多是间接引语,不是尽力还原人物的声口,只是加以转述,将原本丰富性的多层次的话语,转述为淡漠或嘲讽的调子,使得角色变为叙述者掌控的影子。同时,80后作家笔下人物往往靠情绪,而非靠动作推动,这样的好处是情绪渲染充分,缺点是人物无法形成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各说各话,各行其是,并非真实世界的一隅,而只是个人经验的膨胀。

与单薄的人物塑造相应的,是80后作家建立起一种略显偏颇的新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较为典型地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上。他们大量使用形容词,把铺排当作风格,使用偏僻词汇、生造词语或者改换词义。句子上,故意使用复句或者短句,过多使用排比句,把制造阅读障碍当作风格。这些对语法规则的突破,虽给读者以陌生化的效果,仔细读来却有粗糙之感。

80后作家强调风格,却在形式的探索上不够深入。叙事上,80后作家擅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内视角叙事,即单声叙事,缺乏对其他叙事技巧的掌握。常使用流水式叙述结构,一旦循环往复,就暴露出逻辑线条断裂的弊病,风格有时还会前后不一。在叙事时间上,只注重当下的现在进行时的叙述,缺乏历史维度,造成人物与社会环境的脱节。与此同时,由于太过迷恋个人经验,把一己的情感体验放大,个体的抒情还会阻碍叙事进程,使得叙事缺乏动力,往往需要作者的强力干涉,这也造成了“80后文学”局部真实、总体编造痕迹过重的弊病。

“80后文学”至今没有创立出一种新的讲述故事的方式,这是由于他们的创作还是基于情感抒发的惯性写作,无法保持中立的写作态度,且未对写作本身深入思考。他们意在召唤读者共鸣,而非将读者引入一个精心构拟的世界,并由于他们本身的生活经验的相似性,又使得文本里呈现的世界高度雷同,且缺乏变化。

和前辈作家从各个岗位,以各种方式走上文坛不同的是,80后从事文学的路径相对单一,在青春成长中有感而发,靠在网络发帖或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得关注,进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他们的发表途径就限制了他们的发生背景集中在城市和较为富裕的环境,因为在那里接触网络、图书资源更为便捷。他们重复着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对社会缺乏接触,只在家庭和校园环境里成长,所以他们接受的资源比较雷同,渠道单一,眼界还不够开阔。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