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 (2)

找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 (2)

——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在哪里?在贾康看来,从供给侧的相关因素看,主要涉及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科技、制度和管理这五大项。各国的经验都表明,这五大要素中的前三项,在一个经济体实现中等收入水平的过程中,比较容易表现出它们对于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但其后却要转向衰竭。

“要从现代化转轨升级的客观需要出发,深刻认识供给侧改革”

当前,有两个现象值得思考:一是以美国“苹果”产品为代表的每一代产品创新,都可以在中国很快引出释放消费需求的购买热潮。二是中国游客会到日本去大量出手购买马桶盖、电饭煲等家庭升级换代产品。毫无疑问,依靠新供给引领新需求,已成为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创新视角看,需求是人的原生动力,但供给侧对于需求侧的响应机制及其特征却是划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时代的决定性因素。”贾康指出,其间,关键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创新其实都是发生在供给侧。

在贾康看来,中国已步入“新常态”,面临矛盾凸显的挑战、中等收入陷阱前车之鉴的潜在威胁,必须打造新的动力体系。这就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从中国的现代化转轨升级的客观需要出发,深刻地认识供给侧结构改革,其核心内涵是以改革为龙头、结构优化为关键,攻坚克难地解放生产力的一种长期行为。

“以科技提供第一生产力,以制度改革带来最大红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在哪里?在贾康看来,从供给侧的相关因素看,主要涉及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科技、制度和管理这五大项。各国的经验都表明,这五大要素中的前三项,在一个经济体实现中等收入水平的过程中,比较容易表现出它们对于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但其后却要转向衰竭。

2011年中国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然而,近年来,新的问题却是民工荒、用工贵、招工难,征地拆迁补偿的综合成本急剧抬高,环境资源约束日益明显,常规投资普遍出现边际收益递减。“五大要素的前三项都出现了它的支撑力明显滑坡的问题。”贾康表示,“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我们必须更多地依靠后两大要素的潜力释放——以科技提供第一生产力和以制度改革带来最大红利。”

在贾康看来,这也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的核心问题,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来对冲下行因素,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为此,他建议:合理地调整人口政策,优化劳动力供给及人口结构,加快形成以教育和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力资本战略;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推动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的确权、流通、转让、租赁制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使间接、直接融资产品多样化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升级换代等。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