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指出:我宁愿失去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这些都凸显了杰出人才在推动国家崛起中的关键性支撑作用。经过30多年的经济急行军,中国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都已经面临极大挑战,因而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的双重考验。中国能否避免走传统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运用东方智慧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取决于习近平领导的中国能否用创新驱动经济突围。中国的未来不取决于宿命,而取决于当下有力的行动。新常态,其实就是新的发展道路的代名词。
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4年10月26日,《今日美国报》网站发表报道,根据美国金融数据软件公司提供的各公司最近一个财年的净收入数据,世界上20家最能赚钱的公司排名出炉。其中中国工商银行超越美国苹果公司,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
报道还披露,全球十大最赚钱的公司排名依次是:中国工商银行、美国苹果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国建设银行、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英国石油公司、美国微软公司。
看到这则报道,外界认为中国人应该为之欢欣鼓舞,但中国的民众却乐不起来:苹果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创新公司,按照中国的分类,属于典型的民营企业,而中国工商银行却是地地道道国有绝对控股的金融集团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依靠体量优势战胜苹果公司,确有胜之不武的遗憾。
所以,这份榜单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中美经济竞争力的一次大比拼,中国经济大而不强、创新力量薄弱的缺陷在此暴露无遗。
单纯依靠政策优势和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能够托起中国经济的未来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但中国经济能否打破创新匮乏的魔咒,走上持续稳健发展的新常态?
习近平和他领导的中国将在未来的数年中给出答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