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络舆情 政府要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2)

面对网络舆情 政府要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2)

回应舆情要真“给力”

在互联网、朋友圈上,信息传播、发酵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即便没有网络推手,如果一则消息戳到了大家的“痛点”、能够引发共鸣,就很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十几万、几十万的转发量。倘若背后有推手、水军的运作,瞬息之间人尽皆知也不是什么难事。

与互联网的传播规律相比,以往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就显得慢一点,不求快但求稳,发布消息要字斟句酌、层层审批。殊不知,在相对拖沓的传统节奏中,很可能误会、误解已经“深入人心”,迟缓的表态也可能会被理解为“无言以对”。

面对网络舆情所表现出来的热点,要求建立快速处置和回应制度,当然势在必行。经历了网络上的诸多假新闻、炒作事件之后,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网民其实非常希望权威部门能够及时站出来给出一个权威信息。及时可靠的回应可以封堵谣言传播的空间,也可以让大家心里有个底,利于稳定公众情绪。

但是回顾以往一些涉及企业的重大舆情,相关企业大多数都会及时回应,却留下了“危机公关”的质疑,因为这些回应有的搪塞、有的狡辩、有的推诿,“真诚”二字时常缺位。面对前车之鉴,我们欣慰地看到,市政府对重大舆情所要求的回应,包括及时、主动、准确三大要素。

及时、主动是就效率而言,准确则是回应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真实、准确,不掩盖不矫饰,权威的声音才具有权威的价值,才能赢得应有的公信力,才算得上是“真给力”。反之,如果以“公关危机”的态度应对公众,不能坦诚相向、诚恳面对,久而久之大家对权威说法的期待也就渐渐地淡了,就会对谣言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态度。

当然,有时一些重大事件即便是对相关部门而言,也很难一步到位做到“准确”二字,这就需要一个随时发布、逐步推进的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回顾以往一些引发大家普遍关注的公共事件,有些地方的基层部门为了“及时”二字,在回应时就显得有些草率,把一些掺杂主观意愿,推断、估计的事儿发布出去,结果导致了后来的“剧情反转”,这也会导致公信力的受损。

当事态尚不明朗时,我们首先期待权威部门在第一时间及时、主动地进行回应,表明一个态度,把已知事实公布出来,不妄下判断。然后,随着调查的深入,就可以把真实、准确的信息逐渐地发布出来。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