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谈为政之道(3)

孔子谈为政之道(3)

摘要: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政治家。孔子在《论语》中谈到的为政之道,就有很多精辟的见解。他的这些观点和主张直到今天在治国理政、管理团队等方面都仍然有着借鉴的意义。

三、重民爱民,推行仁政

有一次,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段话是说:子贡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要使粮食富足,武器装备充足,民众信任。”子贡说:“若是不得已要放弃一项,哪项最先放弃?”孔子说:“放弃武器装备。”子贡说“若是还不得已,要再放弃一项,该放弃哪一项?”孔子说:“放弃粮食。自古以来都有死亡,民众不信任就不能立国。”

孔子对子贡的答复是八个字:“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八个字包含了三个方面。

一是“足食”。就是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人民就无法生存,国家就无法安定。所以管理一个国家就必须让粮食充足,不闹饥荒。

二是“足兵”。要武器装备足够。这是国家安全。必须要有足够的装备,足够的国防力量,以保证国家不受侵犯。

三是“民信之矣”。政府要得到民众的信任,国家要靠民众的支持与拥护。离开了民众的支持与拥护,政权就很难存在。

子贡接着还问道,如果迫不得已,这三方面不能全做到,那先舍弃哪个呢?孔子毫不犹豫地告诉他,那只好去掉兵器装备。因为这虽然也很重要,但毕竟是预防性的,眼前并没有战事。而当子贡再问还要舍弃一项时,孔子说,那就只好舍弃粮食。

接着孔子补充了两句“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在这三项中强调的是“民信”,即人民群众对政权的信任。因为自古以来都会有死亡的问题,如果民众信任这个政权,支持这个政权,那么就会为了这个政权而忘我,即使需要牺牲也会在所不惜。这里强调为政的根本是取信于民。

民是国之本。一个为政者如果脱离了民众,没有民众的信任,那就失掉了民心。失民心者失天下,最后也只能被民众所抛弃。

孔子谈到治国时还说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是孔子谈治理一个“千乘之国”的。他提醒为政者应该注意五个方面:敬事、取信于民、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敬事是必需的,就是要以敬畏之心对待各项工作,这样就会严肃认真,就会勤政敬业。它的反面那就是贪图享受,不问政事。

取信于民就更重要。为政者若是毫无信任,朝令夕改,不履行自己的诺言,那政令就会如同儿戏。历史上“烽火戏诸侯”就是教训。周幽王为了博得宠幸的妃子一笑,在没有警情的情况下多次点燃烽火报警,骗得诸侯来救援,其结果只能使自己丧失信任,造成自己的垮台。

节用就是节省开支,节省资源,不奢糜,不浪费,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

爱人,这里实际上指要爱惜人才。要发挥人才的作用,也是一个为政者所必须考虑的。

“使民以时”也很重要。古代社会农业是最主要的产业,而季节性又很强。若要役使农民就只能利用农闲,以保证不违农时。孔子所谈的这五项,是为政者必须重视的,可以说抓好这五个方面就是“务本”。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