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的战略“误区”

《隆中对》的战略“误区”

摘要:《隆中对》不但不是诸葛亮的光荣和骄傲,相反它倒是诸葛亮人生追求中的一大败笔。杜甫称颂诸葛亮“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作为同情之辞,可以理解;作为笃评之论,当属臆度。

▲诸葛亮画像

说诸葛亮是个英雄,这一点没有人会怀疑;说英雄也经常会犯错误,诸葛亮并不例外,这一点同样有人相信。千百年来评骘诸葛亮功过得失的文章、言论不知几何,称得上是多如过江之鲫,其中直言不讳批评诸葛亮的缺点失误的亦不在少数,这种情况早在魏晋时代便已开始,如《三国志》一书作者陈寿就毫不客气地指出,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并说诸葛亮的北伐中原纯粹是“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云云。

然而它们多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局限于讲他军事指挥水平不高,用兵过于谨慎胆小,用人不免掺杂个人感情因素……尤其是他不遗余力打压能征惯战的魏延更是为后人所诟议,事必躬亲以致没有及时培养好接班人等等,却放过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诸葛亮的战略思想从一开始就发生了失误,《隆中对》并不像论者所普遍认为的那样,是什么古代战略预测和运筹思想的典范之作,是杰出军事智慧的集中体现。恰恰相反,它的基本战略方针乃建立在虚幻、空想的沙滩上面,即战略筹划的前提本身就是错误或说是不存在的,故而在实际操作中注定要碰壁的,正是它构成了诸葛亮一生悲剧命运的怪圈,不论诸葛亮怎么拼搏,结果仍是跳不出这个怪圈,“有意栽花花不发”,“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只好让后人一掬同情之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隆中对》的核心,是建议处于多极竞争中弱势地位的刘备集团,乘天下动荡混乱之际,玩弄厚黑手段,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从刘表、刘璋等人的手中,夺取战略要地荆、益两州,同时避免过早地和强敌直接碰撞,“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在此基础上调整好各种关系,坐大实力,为逐鹿中原、光复汉室准备条件,酝酿基础,“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然后等到“天下有变”,也即战略时机成熟后,再分别以荆、益两州为基地兵分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发动钳形攻势,进击中原,消灭曹操势力,实现所谓“复兴汉室”的战略目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从逻辑上看,这个著名的战略构想丝丝入扣,天衣无缝,它既有全面具体的战略预测和分析,又有明确无误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内容充实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更有执行战略方针,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战略措施,真的是没有不料想到的,没有不安排好的。无怪乎,古往今来,会有那么多的人对它顶礼膜拜,推崇备至,尽拣最动听的言辞赞美它!“孔明创蜀,决沈机二三策,遽成鼎峙,英雄之大略,将帅之弘规也!”(王叡:《将略论》)

在战略上,如果处处求全,事事求备,就会不分主次,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顾此失彼,进退维谷,鸡飞蛋打,两头落空,正如《孙子兵法》所讲的“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总之一句话,追求十全十美,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隆中对》的优秀,是它的统计战略构想系统完善,面面俱到,具体地说,就是:第一,利用“天下思汉”的普遍心理,凭藉刘备身为“帝室之胄”的优越背景,作为政治资本,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以与曹操之“挟天子以令诸侯”做法相抗衡。第二,推行“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的方针,做好“外交”工作,为自己争取安定的战略后方和比较可靠的盟友,从而保证自身的安全,使得自己能左右逢源,创造出有利于自己发展壮大的外部环境和良机。第三,“内修政理”,整顿吏治,清明政治,发展经济,搞好内部建设,积蓄实力,文武并用,刚柔相济。然而,《隆中对》的最大弊病,同样恰恰在于它的完美与圆满,从而成为一厢情愿,海市蜃楼,在实际活动中根本行不通的战略假设。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