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自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2)

学术自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2)

摘要:学术自信是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精神力量。树立学术自信,有利于中国学术界凝聚共识,遵循“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同时,提升学术自信,通过建构学术体系与学术话语,向国际社会诠释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提升我国的学术影响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学术自信何以生成

立足中国实际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学术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学术自信的生成,要破除学术崇洋心理,从对西方学术的盲目崇拜、话语依赖中解放出来。要以中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通过对实践问题的求解,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在提升学术品质上下功夫,推动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同时,要改变目前学术评价标准,立足中国实际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掌握中国学术的话语权、评判权。

提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学术自信生成的前提条件。要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更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注重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学术自信的生成有赖于对外交流。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方面,中国学者最有发言权。我们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观点,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话语体系建构,就全球治理、国际规则制定等人类共同话题表明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打造中国学说,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当前中国重大社会思潮新态势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