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太行山上

矗立在太行山上

摘要:“我是共产党员,是党和人民成就了我,我必须永远服务于人民”

“有雨遍地流,无雨渴死牛”“年年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30多年前,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是太行山区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一名朝气蓬勃的大学青年教师来到这里,立志帮助乡亲们改变面貌。3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他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帮助农民增收35亿元以上,10万农民在他的带领下脱贫致富奔小康。

他像一粒种子,无怨无悔地在太行山的土壤中生根开花。4月10日凌晨,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入睡后再也没有醒来,突发性心脏病夺走了他58岁的生命。

他,就是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林业专家李保国。

“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老百姓脱贫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李保国走了,他的手机照样“忙”着。

仍有山区的果农不时打来电话、发来短信,向他们的李教授“请教种果树的学问。”

那些远在大山深处的人们还在盼着他去教他们种果树。

熟悉李保国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无论何时何地,素不相识的农民打来电话,他都会耐心地接听解答。

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正逢学校决定在太行山区建立产学研基地。于是,他积极响应号召,走进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邢台县前南峪村。

从这里开始到生命的尽头,李保国把一生都献给了太行山。

“要啥啥没有,种啥啥不活”……当时的太行山,石头多、土层薄、不涵水,水灾旱灾频发。脱贫致富,成了山区群众的“心头大事”。

看着那一座座“石头山”,李保国反而来了“杠头”劲儿,把自己天天“钉”在了山上。渴了,喝口山沟里的水;饿了,啃两口馒头;累了,挨着大树靠一会儿;困了,找个大石头眯一觉……他和课题组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壑壑。

一个月后,李保国采取“山中造地”的办法聚集土壤和水流取得成功。前南峪的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了90%。

李保国因势利导,引导农民栽苹果、种板栗。农民不会种,他舍得下“笨功夫”,面对面讲、手把手教、一家一户盯着人种……几年下来,前南峪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

“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老百姓脱贫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前南峪的“致富经”让农民们尝到了甜头,也让李保国心里更有了底。

1996年,一场暴雨冲毁了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面对田间地头的一片狼藉,一向硬气的村党支部书记杨双牛哽咽难言。

李保国悄悄递给他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

一个月后,李保国带着妻子郭素萍搬到了岗底村,一住就是9年。

几年后,李保国当初的“一诺”生出了“千金”:岗底卖出了100元一个的“天价”苹果,村民人均收入从不足百元达到3万多元。

临城县城北的狐子沟,遍地砾石,无土无水,开发经济林简直就是一个神话。1996年,临城县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胜福等合伙承包了那里的3500亩荒山岗,聘请李保国做技术指导。

李保国组织课题组专家实测了20多个土壤剖面,最终确定发展种植省水易管理的核桃。在李保国的指导下,大家一手找水源,一手开沟换土改善土质。通过开山换土,一棵棵核桃苗扎根荒山。

在临城县,已有1万多农民靠种植薄皮核桃走上致富路。

从富岗苹果、绿岭核桃、南和红树莓,到邢台前南峪、平山葫芦峪……他用一项项技术培育品牌,染绿了荒山,澄清了河水,点亮了山区千家万户的希望。

30多年来,正是靠着这一股子“杠头”劲儿,李保国主持完成1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科研成果,创新推广36项农业实用技术,直接帮扶40多个村致富,间接带动数百余村脱贫,10万多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

“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农民出身的李保国道出了朴实的心里话。

“山区要脱贫,必须要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

熟悉李保国的人都知道,他没架子,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教授”:脸庞黝黑、笑容憨厚,一身尘土、两脚泥巴,扎在人堆里和农民没啥两样。

天长日久,奔波在田间地头,皮肤黑,成了李保国的新“标志”,他常常自嘲说;“我是最‘黑’的大学教授”。

有人说李保国“土”,但他知道,是因为“土”,农民才能跟他“交心”。

“跟农民讲话,不能把给硕士生、博士生上课那一套搬来,得把技术变成农民能听懂、能记住、能做到的话。”李保国说。

他专门为农民总结的“口诀”通俗易懂,简单易记——

“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见枝拉下垂,去枝就留橛”……“跟农民说话就得通俗易懂,满嘴是术语,谁还听?”李保国说。

时间一长,农民都喜欢跟李宝国打交道,把他当做“亲人”“近乎人”,更把他当作脱贫致富的“财神”。

一次,他开车经过河北内丘县摩天岭村遇到堵车。村民听说他急着回保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人群中有人喊道:“把我家院墙推倒,让李老师的车过去!”

没容李保国阻拦,几个人一拥而上,硬是将一村民自家院墙扒开一个口子,让车开了过去。

农民把他当“亲人”,他更是把农民的事儿常挂在心上。他手机通讯录里超过三分之一的号码都是普通农民的。

由于咨询的人太多,他干脆根据大家的需求,把一个个人名改成了“井陉核桃”“曲阳核桃”“栾城杨核桃”“平山西北焦核桃”“平山苹果”……

“山区要脱贫,必须要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李保国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自己的科研团队和学生。

对学生“严”,李保国是出了名的。

每名研究生一入学,就会收到一张任务清单:第一学期完成课程学习和开题报告;第二学期开始在去农村试验基地实习一年……每一项都有详细的要求和明确的时间表。

他专门教学的科研团队和学生建的一个微信群叫“桃‘李’之家”,群里他给自己起名叫“老山人”。李保国就像“农民”一样,质朴无华,执着坚韧。

农民们心中,他是“知心人”,在学生眼中,他是“主心骨”。

30多年来,李保国把课堂建在农村基地,把学生带进太行深山,让学生在生产实践第一线,在与农民群众的结合中。他先后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

2010年,岗底村191名果农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成为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搞科研就要像农民种地一样,春播秋收,脚踏实地。扎不进泥土地,就长不成栋梁材。”他说。

李保国走了,那句“我要把我变成农民”的话语,依旧回响在那他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的百姓心中,久久回荡、沁人心脾。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