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高峰:找准国企党建发力点

许高峰:找准国企党建发力点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迫切要求我们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规律,找准国企党建工作发力点,为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保证。

消除国有企业改革的“痛点”,有效避免国资流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牟取暴利的机会。”从以往经验和教训来看,国有资产流失是国企改革可能出现的最大痛点,严重威胁国企改革的顺利推进。痛点源自于杂音和腐败的交叉作用。在杂音方面,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西方错误思潮,鼓吹“彻底市场化”“消灭公有制”“变卖国企”等观点,企图误导国企改革方向,蛊惑人心、混淆视听。在腐败方面,以往的几轮国企改革中,部分官员和国企领导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创造寻租空间,大肆侵吞国有资产;在已开展的数轮针对中央企业的巡视中,中央巡视组也发现为数不少的“权钱交易”“利益输送”“链条式腐败”,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和风险触目惊心。杂音推波助澜,腐败趁虚而入,二者相互勾结,使得部分腐败行为得以披上“改革探索”的“外衣”,堂而皇之,变本加厉。

如何拨乱反正、以正视听,如何预防腐败、规范行为,从而消除国有资产流失的“痛点”,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国企改革中的工作目标和发力点之一。为此,应把握好三个导向。一是目标导向,把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作为国企改革的奋斗目标,把守住国有资产不流失作为国企改革的基本底线,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思感、顽强的意志品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驰而不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二是问题导向,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和风险,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快建立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堵住漏洞、扎紧篱笆,实现权力运行监督规范化、制度化,企业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确保党的领导不削弱、党的建设不淡化、国有资产不流失。三是舆论导向,党组织要主动发声、善于发声,坚定有力、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思潮和舆论,将国企的重要地位、发展成绩、竞争优势、广阔前景向外界客观全面地展示出去,讲好国企故事,加强正面宣传,占领舆论阵地,营造有利于国企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保证国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找准嵌入生产经营的“要点”,充分发挥党建优势。党的领导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从宗旨上、方向上、目标上都是一致的,在国企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党组织要想真正进入管理起作用,需要找准嵌入生产经营的“要点”,从制度设计、领导体制、工作格局等重要环节发力,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

一是做好制度设计,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明确党组织在经营管理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以及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从而使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二是完善领导体制,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拓宽党组织与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之间相互参与的路径,形成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结构职责明确、有机融合、运转协调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促进党组织有效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使党的主张得以有效体现和执行。三是构建大党建格局,树立“党建+”系统思维,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全过程,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新机制,真正把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制度优势,把党组织先进性优势转化为党员带动广大职工攻坚克难的示范优势,把党组织宣传发动优势转化为企业和谐发展的舆论优势,把党组织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凝聚合力的管理优势,把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优势转化为职工廉洁从业的作风优势,全面激发国有企业党组织活力、引领力和影响力,全面释放国有企业党的领导独特优势。

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点”,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是带领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职业经理人,更是“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党的干部,必须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纪律。在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中,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产生、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这意味着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在选人用人方面既各负其责又有机结合,其中,党组织的职能应该更多体现在把关定向上,具体应把握好“四个基本”,以此为“基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