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张峰:践行“两山理论”,加强环境保护,推进首都绿色发展(5)

三、治理“大城市病”,疏解非首都功能

 从全市来看,“十三五”时期是治理“大城市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作为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环境保护有重要历史使命。我们既是要竭力保护绿水青山,也要推动绿色发展,做大金山银山,还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率先突破。

(一)“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

形势清,方向明。要明确“十三五”时期环保工作主要做什么,首先就要看清形势。

首先是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质量不达标。空气中六项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以外,其余均超标。2015年,北京市空气PM2.5超标1.3倍,二氧化氮超标25%,PM10超标45%。同时,因为重点污染物减排的潜力缩小、难度加大,我们的空气质量改善速度受到影响,个别指数放缓。从水的角度来说,下游水体水质普遍超标,中心城区和远郊新城还存在黑臭水体。噪声污染、餐饮油烟的投诉非常多。我们的想建一些危险废物、垃圾焚烧处理设施,但受“邻避效应”影响,落地很难。

第一,不利的地理气象条件和周边的传输仍是重要因素。北京三面环山,干旱少雨。春天有沙尘暴,夏天高温高湿,秋天和冬天是劲风低温,一年四季都有不利的气象条件。特别是三面环山,污染物非常容易积累。同时,如果发生大范围、长时间的空气污染,区域的传输非常明显。我们做的污染源解析,周边传输占PM2.5来源的28%—36%。2015年11月、12月,北京市共发生8次重雾霾,这8次空气重污染,无一例外全是输入型。污染物由河南、山东等地传输到北京,在北京上空来回打转,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在北京上空积累,形成重污染。

第二,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我们一直致力于控人、控车,但人口仍然在集中增长,能源消费也在增长,到处在盖房。同时,我们还有很多历史的欠账,特别是在污水处理方面,以及分散的小型燃煤锅炉。我们的污染物排放量还是超过了环境容量。

第三,机动车、散煤、餐饮、汽修等生活性污染逐步成为排放主角。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升级,污染排放的大头逐步变成生活性污染,点多、量大、面广,污染检查难、监管难。比如机动车管理,我们都知道要打组合拳,要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但是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的公共政策很难出台,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

第四,我们还存在一些非首都功能产业。比如养殖业规模偏大,多家散乱污的企业。单个企业的污染不大,但聚集在一起,污染排放量就上去了。

从机遇来看,我们是多重的、利好的、机遇大于挑战。从国际来看,保护环境成为全球共识,有利于我们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环保水平,绿色、低碳、宜居,是国际时代的潮流。从全国来看,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前所未有得提升,“五位一体”总布局、五大发展理念,都突出强调了绿色发展。中央修订实施了《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组织实施了《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来看,环境保护是率先通过的重点领域。中央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把京津冀明确为生态修复与环境改善示范区,强烈推进生态环保率先突破。从我市来看,环境保护是落实“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内容。“四个中心”明确了首都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方向,为合理确定城乡建设规模、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提供了依据,也为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从共识来看,加强环保、改善环境质量是全社会价值取向的最大规公约数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环境也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很多网友都爱在微信上晒蓝天、晒白云、晒彩霞,彩虹刷爆朋友圈,这说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全社会共同向往、追求的目标。公众越来越自觉地践行环境保护,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同时也更加希望能够参与环境治理和监督,形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风尚。

 (二)“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思路和规划目标

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五个一”:贯彻落实一系列重要精神,包括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总要求;在大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同时,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各方面、全过程;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大局;服务于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一个战略目标。

主要思路,可以概括为“12343”:“1”是实现一个目标,即环境质量改善;“2”是聚焦两个重点,即大气和水污染防治;“3”是严守三条底线,即污染排放有上限、环境安全有底线、生态保护有红线。“4”是实施四大任务,即环境污染防治、环境安全监管、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区域协作;“3”是构建三个体系,多元共治、经济引导、制度约束。

规划目标,可以概括为“四个一”:一个消解,是指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消解;一个改善,是指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一个保障,是指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一个提升,是指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准进一步提升。

具体指标包括水环境质量改善、空气质量改善和污染减排指标。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到,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有PM2.5的降幅和优良天数的比值;在污染减排方面,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氨氮及挥发性有机物这五项污染物的减排要求。现在国家层面指标已经确定,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改善指标还没有定下来,但水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已经定下来了。水环境质量有两个关键性指标:一个是到2017年底,基本消除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及其上游地区、其他新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另一个是到2020年丧失使用功能(劣Ⅴ类)的水体断面比例比2014年下降24个百分点。这些指标都是国务院委托环保部同北京市政府签订的责任书,要求必须完成的。

责任编辑:王莹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