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科学在我国科技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应担当何种角色、承担怎样的任务,一直是个比较模糊的问题,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张皮”的现象在我国一直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把自然科学和科技发展与社会科学割裂开来,在规划科技创新时缺乏“社科视野”,也缺乏对社会科学作相应的一体化筹划,没能实现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二是一些地方狭隘的“工科思维”和线性理念突出,单质化考虑经济和科技发展,缺乏社会的综合参与。这种做法不仅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理念相悖,也使经济和科技发展捉襟见肘,严重制约我国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社会科学产生于人类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进程中。社会科学是近代自然科学和技术革命发展的产物。正如李政道先生曾指出的:科技与人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综观现当代世界科技发展历史,社会科学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中至少有着四方面功能:第一,为科技创新发展优化社会人文环境,激荡公共理性,引导社会心理;第二,动员和组织社会公众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普及科学理念;第三,建构相应的公共政策和规制体系,优化实现科技创新的社会条件;第四,汇纳世界科技思想和智慧,发展中国特色科技哲学,为科技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应有的伦理警策。
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如李四光、华罗庚、苏步青、茅以升、钱学森、王大珩、严济慈、梁思成、周培源等都是“人文大擘”,具有极高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素养,这成为他们取得出色科技成就的一种重要支撑。
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创新型国家,这些国家创新投入高,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比例一般高于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产出高;对外技术依存度低于30%,发明专利在世界总数中占比大。除此之外,这些国家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一是社会科学与科技发展融合度高,社会科学对于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参与率强;二是其创新主体不仅是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单位,还有更多创新型的社会组织和群体的参与。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风物眼量,在上述三方面有切实的、整体性的举措导入,以全面实现创新国家建设的各项目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