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就《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答记者问 (2)

北京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就《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答记者问 (2)

3、问:《规划》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善之区方面是如何部署的?

答:文化的核心是思想,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以文化人。文化中心建设要突出价值观引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性。因此,在发展目标中,《规划》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全国,在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新闻传播等各领域,推出更多代表国家形象、首都形象的优秀成果,全市人民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首都作为全国思想高地、价值观高地和道德高地的地位巩固发展”的表述。此外,《规划》提出十大任务中,有三项任务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4、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要保护利用好首都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在这方面,《规划》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积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优秀文化传统,是首都当仁不让的职责和担当。《规划》的总体目标中提出了“推动北京朝着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文脉标志的宏伟目标迈进”的新提法。同时,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发展分目标中,《规划》提出,要处理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做到城市保护和有机更新相衔接,形成“两轴、两核、三带、多点”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格局,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展现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独特城市魅力,让中华民族这张“金名片”焕发夺目光彩,让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具体任务方面,《规划》提出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比如,做好历史文化名园腾退工作,统筹古建筑保护与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到旧城保护和名人故居、坛庙、胡同、四合院、会馆、历史宗教建筑、工业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修缮保护与合理利用当中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整合博物馆资源,重点在城郊新建综合功能区及人口密集区域建设大型博物馆及博物馆群,在条件具备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加大乡村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建设力度,完善全市博物馆布局。未来五年,北京还要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做好古籍整理、经典出版、义理阐释、社会普及。

5、问:《规划》在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答:文化中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因此,《规划》在这方面着墨较多。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北京在“十二五”末已出台“1+3”公共文化政策,未来五年这套政策体系将得到全面落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中央单位文化资源优势,提升首都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创新管理服务运行机制;提高文化综合服务效能。未来五年,北京积极推动北京文化艺术中心、北方昆曲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十大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阵地,提供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送地方戏等标准化文化服务。

6、问: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精神,促进首都文艺“攀登文学艺术高峰”方面,《规划》是如何部署的?

答:加强文化中心建设必须创作更多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重大主题精品力作,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突破。一是推出体现时代精神、首都水准、北京特色的精品力作。科学把握时代主题和创作导向,抓住重大题材和重要节点,做好文艺创作规划,形成全国文艺创作的晴雨表。重点支持文学、影视剧、戏剧、音乐、美术等创作,在文艺各领域推出一批优秀文化作品,在“五个一工程”“华表奖”“飞天奖”“文华奖”“茅盾文学奖”等国家重大文艺奖项评选中获得更多荣誉。二是创新文化产品生产机制。提高文艺创作生产组织化程度,打通从创作前端到刊播推广终端的渠道,推动“两端”前后呼应、高效衔接,建立健全覆盖文学原创、出版发行、演出播映、宣传推介、奖励扶持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体系。三是营造良好的文艺生态环境。加强文艺评论,改进文艺评奖,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艺术创作氛围。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