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到清朝毛家湾住过一些什么人呢?从地名看,毛家湾似乎与水有关。确实是这样,就在明朝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水湾,后来到了明朝中期皇帝把水边的一片土地赐给了当时的大学士毛纪,毛纪在这里建了住宅。以后呢,这块地方就叫了毛家湾,而且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变。毛纪是明朝的重臣,山东莱州人,他曾经做过户部侍郎、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直至内阁首辅,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是明朝中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毛纪是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的三朝元老,所以毛纪就经常被称为毛阁老。毛阁老为官清正,敢于直谏,应该说对明朝中期的朝政起过很重要的影响,关于毛阁老民间有很多传说,一直流传至今。特别出名的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的姊妹易嫁的故事,在吕剧和很多剧种都有这个剧。这讲的一个什么事呢?说在山东莱州有一个大户人家张员外,他有两个非常漂亮聪明的小姐,他就把大小姐许配给了毛纪,但是后来毛纪家道中落,大小姐就想悔婚,毛纪后来进京赶考,中了状元,他奉旨回家完婚,可是他为了试一下大小姐的心思,就隐瞒了考上状元的事实,并且穿了一身寒士的打扮,来到了老丈人家。知道了这个情况以后呢,这个大小姐坚决不嫁誓死不嫁,结果急坏这个老员外了,说婚期已定不嫁怎么行呢?这时候通情达理的二小姐就决定代姐出嫁。到这时候呢,毛纪才换上了状元公的大红袍,欢欢喜喜迎娶了二小姐,这个大小姐后悔不及了。当然这个故事呢,实际上是讽刺嫌贫爱富、目光短浅的人,只不过是蒲松龄把他安在了颇有名望的毛纪身上。实际上,毛纪是以官氏为妻,一直住在毛家湾这个毛纪府中,和张家大小姐、二小姐都没有关系,这是咱们简单说一下毛纪的事。
到了清朝,这一带变成了什么?变成了庄亲王府,就清朝的庄亲王府在什么地方呢?在太平仓胡同以北一直到现在的群力胡同。就这一大片,当时这地安门西大街还没有,这一大片都是庄亲王府。但是呢,庄亲王府家的人口特别多,而且分支越来越多,最后住不下,后来有一支就搬到了毛家湾的原来毛纪的住宅中,也有人说是长房搬到了这。所以这叫庄亲王小府。在很多书里都写,说庄亲王府在西四牌楼北毛家湾,指的呢就是庄亲王小府,实际上他的本府在太平仓以北。
到了慈禧当政的时候,第十代庄亲王载洵,他迎合慈禧的意图,力主用义和团来打击列强,他在庄亲王府里设了义和团的拳坛。后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载洵和慈禧一块跑到西安了,结果整个庄亲王府被联军一把火烧掉了,而且杀害了很多义和团的团民。等到慈禧回京以后,吓破胆的慈禧为了讨好帝国主义,她先是降旨革去了载洵的爵位,后来又令庄亲王载洵自尽以谢罪。
到了末代庄亲王溥绪的时候呢,庄亲王府和大清王朝一样已经日落西山了,这溥绪贫困潦倒,在上世纪的20年代,把破烂的王府卖给了天津的军阀李纯李馨兄弟。这两个兄弟为什么要买这个破烂的王府呢?因为当时正好在裕亲王府就是王府井现在协和医院的地方,这裕亲王府正在修协和医院,而且听说在裕亲王府里修协和医院的过程中,挖出了很多的金银财宝,包括在地库中,包括在夹壁墙中都挖出了金银财宝。这个数量远远超过了修协和医院的投资。所以李纯李馨兄弟听说这个事以后就赶紧把庄亲王府买回来了。而且把庄亲王府剩余那些建筑整个拆了个遍,但是一无所获。所以昔日辉煌的王府就这样变成了一片瓦地。庄亲王小府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后来,到了民国期间,庄亲王小府又几经变革,换了好几位主人咱们就不多说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家知道林彪住在这。但是在林彪住以前,还有一个大人物住在毛家湾这个住宅,谁呢?高岗曾经住在这,大家知道高岗是陕甘边区红军和根据地的创始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到了东北,历任中共东北局的书记,后来任东北人民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以后呢,他曾经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应该说是职位相当高的大人物。1953年,高岗被调入中央,来到北京就住进了毛家湾宅,但是1954年8月,高岗在毛家湾住宅自杀身亡了。高岗死以后2年,差不多1956年,林彪搬进这个住宅以后,先是动静还不大,后来等他当上了国防部长,特别是到了文革中,林彪宅大兴土木,他先是把东边原来有的平安里医院给迁走了,西边十几户住宅也全都迁走了。结果,中毛家湾和前毛家湾围成的这一大片都是林宅,面积达11000多平方米,当时是院中套院,拱卫着中央的林彪和叶群的住宅,这个住宅可以想象确实是一个豪宅。除了咱们知道的,像卧室客厅以外,还有藏书室、古物陈列室、电影放映厅、室内游泳池、按摩室、阳光房等等,确实是非常奢侈的。但是看过的人说呢,林彪的卧室和客厅倒并不豪华,甚至可以说非常简朴,就是一些公家发的家具。和林彪的住区不同,叶群住的地方那可就阔气多了,当时就摆着豪华的织锦锻面的沙发,红木的多宝阁里放着各种珍奇古玩。另外还有当时在西方都很少见的29英寸大彩电、按摩床等等,整个风格可以说艳俗而又奢华。所以这个住宅里面,林彪和他的亲信黄、吴、叶、李、邱啊,可以说搞了很多阴谋。用当时的话说就叫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包括林副主席一号命令都是从这里下达的。当然,江青也来过这和林彪密谋,但是不管怎么说,林彪最后还是折戟沉沙,死在了外蒙古的温都尔汗。
好像住在这的人,除了毛纪以外,下场都不怎么好。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两位都是现在也定论的反党集团头目,而且都是下场很悲惨。这仅仅是偶然,还是有什么更深的秘密呢?咱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起码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他们,叫做多行不义必自毙。林彪去世以后,这块地方就一直为军队所使用,但是,毛家湾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过了30多年,在2005年毛家湾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震惊了全国考古界,什么事呢?2005年7月25号毛家湾一号院在例行供暖设备的检修过程中,在挖地沟的时候,忽然发现了很多古代瓷片。大家说那再挖挖吧,结果越挖越多,就赶紧报告了考古部门。后来经过考古部门组织的正式考古挖掘,结果惊现了一座瓷器大坑,这个大坑上口长约7.8米,宽5米,深度达到了4.4米。而且坑壁都比较整齐,表明了这个坑是人工挖掘的。坑里面填满了各种各样的残碎瓷片,后来把他运走,竟然装了1300多箱,据估计达到了一百余万片,即使像景德镇这样的瓷都,可能也没有一次出土过这么多的碎瓷片。所以当时就震惊了全国考古界。经过初步鉴定,说这个瓷片都是明朝的,最早从明早期开始到明中期结束。所以大家认为这个瓷坑可能是在明的正德末年,或者嘉靖初年挖成的,成坑年代专家们意见基本一致,但是从哪来这么多的瓷片,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瓷片,这个却众说纷纭,谁都有谁的道理,大家说不服谁。
我简单讲这么几个说法,其中一个说法就叫窑址说,就当时毛家湾就有一个烧窑的窑址,烧出的瓷器由皇宫使用。但是因为宫里的要求很高,所以凡是不合格的残次品就地砸碎就掩埋了,因此日积月累就有这么一个大瓷坑,这个听起来有点道理,但是经不起分析,为什么?因为一分析这个出土的瓷器是从好多窑口出来的,就是各种窑口瓷器都有,既有景德镇的,也有德化窑的,也有龙泉窑的,甚至也有定窑钧窑等等。说你一个窑口不可能出来这么多瓷器对吧。另外就是除了这个瓷坑以外,附近没有发现任何的窑址的遗迹,因此这个窑址说很快就被否定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