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办公室新秘书关于文稿写作的几点体会 (2)

政府办公室新秘书关于文稿写作的几点体会 (2)

核心提示:一篇文稿尤其是领导讲话稿,如果能适当引经据典、做些比喻、用点排比,肯定能增色不少。平时阅读中看到什么好词好句,要养成摘录的习惯。这个方面全靠平时积累,积累多了,自然信手拈来。

三、解决好“怎样写好”的问题

每一种文体尤其是政论文,都有相对固定的格式要求,掌握好公文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这是写好文稿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多掌握一些技巧,有助于快速提高写作水平。这里介绍一些技巧:

一是主题细分。

每个材料首先有个大主题,列写作提纲就是围绕这个大主题来展开,就像电脑文件中的目录树一样,根据需要一级一级往下分。举个例子,要写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就可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层次,经济发展又可分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多个层次,产业发展又可分一二三产业,以此类推。要准确细分主题,可以多问自己几个怎么样?像上面的例子,可以自问怎样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怎样推进经济发展?怎样推进产业发展?怎样推进一产(二产、三产)发展?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文章的脉络也就清晰了。这里需要引起注意,也最容易犯错的是:概念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分不清。你比如说,全面建成小康与推进精准扶贫,可以用前者包含后者,但不能用后者包含前者。当然,有些概念具有共通性,就像是朋友圈,可以是你的朋友,也可以是我的朋友,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只要做到大概念包含小概念就行。

二是做活标题。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相信大家平时上网浏览新闻都有一个感受,抓住你眼球、吸引你点击的是标题(虽然难免被“标题党”所害,点击后发现文不对题)。我们提倡做活标题,不是号召大家做“标题党”。文章标题要具备直观明白、一目了然,简练概括、一语中的,新颖醒目、揭示全篇,节奏明快、可读性强等特征,让人通过标题就能把握整篇文稿的关键。标题有虚实之分,举个例子,今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总结中有个小标题“创新创业风起潮涌”,这是个虚实结合题,创新创业是实,风起潮涌是虚,如果把这个标题做成“创新创业扎实推进”,便略输文采。总之,文稿的标题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最好能做到对仗、工整、新颖、醒目。

三是逻辑清晰。

这里主要是指段落中的文字表述,具体要求与主题细分相似。一个段落的小标题就是一个小主题,段落也是围绕这个小主题来展开的。要使段落中的文字表述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在进一步细分好主题后,还要注重叙述的先后顺序、结构形式及详略比重。叙述方式不外乎是“总分、平铺”两种。举例说明,某一段落要讲项目建设这个主题,项目建设包含项目的争取和项目的建设,项目的争取又可以包含“吃透上级政策导向、加强项目包装策划、积极向上争跑项目”等层面,项目的建设又可以包括“破解项目落地瓶颈、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质量安全”等层面,写作时就可以这样叙述:要积极争取更多项目(注:这个层面的“总”)。吃透上级政策导向,……;加强项目包装策划,……;积极向上争跑项目,……。(注:积极争取更多项目的各个“分”,平铺叙述)要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注:这个层面的“总”)。破解项目落地瓶颈,……;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质量安全,……(注: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各个“分”,平铺叙述)。如果某些方面需要重点强调,就多着点笔墨,不是特别重要的,就一笔带过。比如,当前正值“十三五”规划时期,就可以多强调些“如何吃透上级政策导向、如何加强项目包装策划”的内容。

如果一个秘书把前述三个方面的技巧都掌握好了,说明已具备了较扎实的写作功底。接下来要介绍的,是文稿写作中的一些辅助技巧,掌握好了,既可以让文稿增色,也可以让个人省心。

张冠李戴

这里指的不是成语的本义。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并不反对大家上网去查阅有关资料,但要学会活学活用,而不能全盘照抄。比如,要写某个主题的文稿,实在想不出怎么细分主题、怎么做标题?这时,也不妨上网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借别人做的标题为我所用,作出适当调整或修正,但标题下的内容用自己的,这就是“张冠李戴”。

偷梁换柱

这也不是指成语的本义。与上面的技巧刚好相反,是指自己已经做好了标题,标题下要细分哪些内容拿不准,也可上网找一找类似的,看别人是如何安排内容的,进一步启发自己的思路。

是反向倒推。

反向倒推的本质就是要建立一种反向思维。如果有一篇某项工作的经验总结类材料,现在上级领导来调研,要求重点谈问题和建议,而自己又没有深入调研,对问题和建议不清楚,怎么办?其实也不难,只要反推一下,转换一下表达方式就可以了。比如,总结中有“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组织机构”,转换成“有的领导重视不够、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这不就是存在的问题吗?转换成“建议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完善组织机构”,这不就是建议吗?如果有一篇问题类的材料,列举了某项工作存在的几大难题,转换成经验总结类材料,就可以说“采取了哪些措施,破解了几大难题”。前些天,安排几位政务人员写“老门匾、新故事”征文,按常理需要先选定一个门匾为写作主题,再根据门匾的内涵去采访一个人的先进事迹,最终撰写出故事。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人呢?多难呀!后来,我交待他们先从网上去搜集上犹人的先进事迹,再根据这个的先进事迹与他姓氏门匾的内涵作匹配,哪个匹配度高就写哪个,他们很快就写出来了。这就是运用反向思维的一个例子。

七是概念借用。

有些概念本来是相近的,比如县域经济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与环境保护、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等,只是政策提法的改变而已,写作或查阅资料过程中就不能太死板了。如果要写一个生态保护方面的材料,但素材不够,就要学会灵活运用环境保护方面的材料,用相近的概念进行替代。举个例子,前段时间,领导外出培训,需上交一个“当前苏区振兴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材料,网上查阅了一下,几乎找不到类似的参考资料。后来一想,苏区振兴发展不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当前苏区振兴发展存在的问题”不就是“当前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换个概念来思考,问题迎刃而解。

是情理互动。

政论文章不像散文、诗歌,而是更加注重论述和说理,说教味较浓,容易让人感觉枯燥乏味,这也是很多人厌恶开会的原因所在。写作时,怎样才能更好地避免这个问题呢?首先,说理要充分、观点要新颖。对一件事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多讲别人没有听过或很少听过的观点,而不要总讲一些老掉牙的大道理。其次要动之以情、论据充分。尤其是在写领导讲话稿的过程中,既要说理,还得蕴含感情地说理,多用一些数据、事例,适当加入一些领导个人的感受。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更有感染力。

是妙语添彩。

一篇文稿尤其是领导讲话稿,如果能适当引经据典、做些比喻、用点排比,肯定能增色不少。平时阅读中看到什么好词好句,要养成摘录的习惯。这个方面全靠平时积累,积累多了,自然信手拈来。

把握风格。

不同领导有不同领导的材料风格,写文稿时要注重把握。有人曾问我好文稿的标准是什么?在我看来,领导满意就是标准。如果写作时不注意把握领导的讲话风格和表达习惯,又怎能让领导满意呢?所以,当任何一位领导的秘书,都要在领导平时的讲话中琢磨领导的表达习惯。比如,余县长讲话喜欢打比喻,对数据敏感,喜欢用数据说话;钟常务讲话朴实,讲究条理,层次分明。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