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
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彰显出特有的理论风格和执政风格。这种坚持问题导向的态度,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习主席对党、国家和军队各个领域的问题,始终毫不避讳、毫不掩盖。他反复强调,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在反腐倡廉上,他鲜明指出,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
在从严治党上,他突出强调,慵懒散、奢私贪、蛮横硬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依然存在。在国家安全上,他多次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强调我军必须做好随时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上,他鲜明指出,我军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但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2014年,他亲自领导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深刻剖析军队思想政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带领全军寻根溯源、整体重塑。这种坚持问题导向的态度,反映了坚强无比的勇气和高度自信的力量。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才能发现问题、正视问题,从最坏处做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迎着问题来,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倒逼、问题归零,才能激发出本能的力量,达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
鉴往知来的历史思维
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处处体现出鉴往知来、继往开来的历史思维。这种历史思维,始终表现出坚定的历史自信。习主席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历史自信,源自对中华文明的深厚感情、对中国和世界关系历史性变化的深刻把握、对当代中国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点的准确定位,体现了习主席领航中国、推动复兴的坚强决心。这种历史思维,始终表现出宽广的历史视野。习主席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老师和清醒剂;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