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家精神的核心特质就是创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在“三期”叠加的转型变革阶段,迫切需要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弘扬企业家精神,引领和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面对当前严峻的经营形势,宝钢迫切需要立足于持续培育创新文化,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以创新为引领,实现公司的二次创业。
一是积极转变思维方式,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培育解放思想、创新创业的企业家精神。二是推动管控模式转型,在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中争当先锋,培育敢为人先、积极进取的企业家精神。三是鼓励和支持出资企业加快改制上市,实施股权多元化,培育富有激情、崇尚效率的企业家精神。四是发挥“互联网+”和双创主体作用,探索平台型商业模式的建设,培育合作协同、共建共享的企业家精神。五是以“任期制”试点,推进3项制度改革,培育责任担当、迎难而上的企业家精神。
为航空工业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把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创新事业孕育创新文化,用创新文化激励创新事业。通过探索实施覆盖导向系统、支撑系统、行动系统的创新文化实践体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全面创新,让创新融入各项工作,使创新文化不断深入、创新精神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不断涌现、创新活动蔚然成风。创新是全面、系统、综合、复杂、非线性的管理过程,创新文化源于企业的创新管理实践。公司着力构建三大实践体系,推进创新文化落地,即通过导向系统诠释集团的理念,诠释创新文化的精神内核;通过支撑系统构建组织体系、设计管理制度、培育创新制度、进行资源配置等,保障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通过行动系统推进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将创新文化理念转化为一个个创新的行为和结果。在创新文化建设上有5点重要启示:实施顶层导向、加大创新投入、增强创新意识、营造激励环境、确保制度配套。
提升创新型企业核心能力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技术创新是当前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中国移动顺应国家政策和产业发展的趋势,推进公司创新发展和创业布局;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作为中国移动技术创新的引擎,致力于通信技术创新。我们运用仿生学原理,构建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树模型,总结提炼研究院的典型做法。
树冠和果实即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研发创新能推动文化和制度创新,也能帮助企业形成新的价值增长点。
树干即创新文化引领。企业管理制度促进创新文化形成,创新文化促进管理制度的优化完善,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思想引领。
树根即管理制度保障。全面规范、贴近并深入实际的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创新活力的基础,技术创新一定要建立在配套的考核、培训、激励等制度上。
技术创新、创新文化引领和管理制度保障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并互相作用,持续提升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