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2)

核心提示:“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洲际合作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加上亚太自贸区,等于我国对于世界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合作方案。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共享多种多样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促进欧亚非大陆各种文明间的密切交流,达到共享和共嬴。

二、“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奉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盈”的理念,着力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习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又提出人类共同体这一概念,这是对三个共同体的一个简洁概括。

“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就是“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加强道路联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货币流通、加强民心相通。其中的民心相通最重要。这“五通”是“一带一路”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概括。

(一)“一带一路”提出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互联互通和投资贸易便利化。实现“一带一路”要以点盖面、由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化。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过程,不是一开始就摊一个大饼。

其一,互联互通。我国签署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要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东起连云港,西到圣彼得堡大通道,要连接上海合作组织全体成员国。这是上海合作组织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畅想。

我们再来看两个欧亚大陆桥,虽然在运行,但是远远不能满足整个欧亚大陆这么大规模的贸易,所以更多的还是通过海运进行的。整个欧亚大陆,我们没有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高速铁路,没有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高速公路。不是没有能力建立泛欧亚大陆交通体系,而是由于各种各样利益的博弈、阻碍意识等使得我们到了21世纪,整个欧亚大陆在互联互通方面,尤其是在道路的互联互通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到位。

其二,投资贸易便利化。欧亚大陆贸易壁垒、贸易投资成本都是很高的。欧亚大陆的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也不是很好。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就是要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的数量和质量。

我在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边疆文明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个材料让我很惊讶,就是我国与中亚地区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互联互通方面,有很多障碍。中亚这些国家的通关能力、水平和时间实在不敢让人恭维。现在这个状况就是贸易投资不便利,成本非常高,消耗了很多时间。这也是欧亚大陆这些商人不想走欧亚大陆这两座大陆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带一路”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是贸易要便利、道路要畅通、投资要便利。不要海关林立,都在拔毛,否则企业怎么走出去。“一带一路”就是要解决共同的获利问题

再有,现代技术,包括“互联网+”,和“一带一路”有很大的相关性。“互联网+”给“一带一路”跨境贸易插上了翅膀。泛欧亚大陆的消费者、零售商、制造商、服务商和投资者规模非常大,我们应该善于用“互联网+”。“互联网+”的时代是一个新局,我们要有一个互联网的思维,构建一个非常有效的信息化模式,形成新型贸易业态,构建新的外贸平台。另外,来看“一带一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的问题。我国产能过剩,那么,我们向外转移什么,其他国家也很警惕。我们不是把我们不要的、禁止的、高污染、高消耗的这种产能转移出去,而是有一部分优质的产能过剩了,我们要通过这种国际合作转移出去,共同获利。比如基础设施方面的产能,不仅很重要,而且有很大的合作必要性。

(二)“一带一路”首先应该从中亚和中南亚做起。我国与中亚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好的睦邻友好关系。我国现在和中亚五个国家,即从苏联母体独立出来的五个斯坦国家,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了友好睦邻合作关系。我国和中亚关系发展不仅停留在条约上、协定上、声明上,而是有了非常深刻、深入、深度的合作。比如说石油天然气管道的贯通,我国和中亚国家已经修建了ABCD4个天然气管道关系。我国和哈萨克斯坦也有了石油的运输关系。中亚这些国家是我国获得能源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国家我们在安全领域也有非常好的合作我国和中亚国家在人文、科技等多方面都有合作。另外,我国的新疆以及中亚很多国家都有跨境民族。比如新疆有柯尔克孜族,在吉尔吉斯斯坦,他们是一个民族,翻译译法不一样。哈萨克斯坦就是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国家。这些跨境民族很重要,我们要发挥跨境民族的优势,为我国和周边国家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软实力方面的贡献。习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讲演的时候提出,哈萨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东西方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川流不息,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建,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随着我国与欧亚国家的快速发展,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包括“一带一路”,把我国和欧亚国家的互利合作不断推向新的高潮。2013年,习主席访问乌兹别克斯坦之际,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亲自陪习近平主席访问撒马尔罕。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非常重要的一个古都,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古城,非常具有文化素养。卡里莫夫总统在撒马尔罕的一个博物馆里拿到了一张古丝绸之路的地图,指了一下撒马尔罕,向习主席讲,撒马尔罕就是我的故乡,我的出生地。习主席也在这个古丝绸之路的地图上寻找,找到了西安,那时候叫长安,向卡里莫夫总统说,我的故乡是这个地方。两个国家的元首在一张古丝绸之路的地图上分别找到了自己的故乡,这就说明,古代丝绸之路把欧亚大陆,把我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紧紧地连在一起了。因此,我国和中亚在丝绸之路当中应该起到更好的作用。哈萨克斯坦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意图,就是走向亚太地区。怎么走?中国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座桥梁。哈萨克斯坦把自己的利益延伸到我国,在连云港有自己的码头、港口,在连云港把我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利益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俄罗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否成功的关键国家。我们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俄罗斯对我国还是有疑虑的。俄罗斯很担心我国过多地影响中亚地区。在俄罗斯看来,中亚地区是俄罗斯的利益悠关地区。“一带一路”不是针对俄罗斯的,不是像欧洲一些国家在挤压俄罗斯,而恰恰是在同俄罗斯合作。2014年年初,习主席参加俄罗斯索契冬季奥运会,在会见普京的时候讲到,中国欢迎俄方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使之成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的一片海。由此,普京明确表示,俄方积极响应中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议,愿将俄方跨欧亚铁路与“一带一路”对接,创造更大的效应。此后,俄罗斯非常积极地加入了亚投行,成为亚投行的创始国。俄罗斯还与我国达成协议,联合修建莫斯科至喀什的高铁,在多个领域进行合作,俄罗斯加强远东地区的开发,在东方搞了东方经济论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目的是想搭上中国这班快车

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俄罗斯的时候,和普京总统发表了两个联合声明。一个就是中国与俄罗斯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另外一个就是我国与俄罗斯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声明。这两个声明非常重要,俄罗斯把其治国战略和我国的“一带一路”结合在一起,把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和我国正在提倡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联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应该充分估计俄罗斯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地位。俄罗斯的战略地位决定了我国必须与俄罗斯进行实质性深度合作,必须向俄罗斯示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对俄罗斯的益处和合作模式。所以从2015年开始又有一个新的概念,叫“一带一盟”。一带说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盟是指欧亚经济联盟。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欧亚经济联盟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还包括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坦五个国家。也就是说,在原苏联空间当中欧亚经济联盟已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了一个对接的方案。

(四)“一带一路”我国是一个大的桥墩,欧洲是另外一个大的桥墩。我国与欧盟合作有其战略基础。2010年,欧盟提出欧盟未来10年发展的重点和解决目标——“欧洲2020战略”,旨在帮助欧盟最终摆脱金融危机。2000年,欧盟还提出过“里斯本战略”,即要在2010年将欧洲建成世界上具有竞争力与活力的知识经济。但是,这个规划没有实现。“欧洲2020战略”有三个核心的概念,一是聪慧增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现知识和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二是可持续性增长,实现资源效率性,实现更加绿色和更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增长;三是包容性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和地区聚合的高就业增长,实现所有地区和人群都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欧盟战略核心三个概念和我们提出的国家治理理念有很多吻合之处,和“一带一路”有很多想法是一致的。比如说包容性、可持续增长、创新等。

2014年,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提出了欧洲容克计划,旨在发展欧洲。欧盟委员会还提出了走出危机的解决之路,其中有三大支柱,即是通向发展新方向的结构性改革,恢复公共财政和提高金融稳健性的财政负责制度,还要启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这个投资计划是所有策略的核心。

(五)在单一国家中我们看一下德国。德国在2013年4月提出了工业4.0版这样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主要就是要实现高科技突进,形成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制造业最终将成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该计划还提出了软性制造,带有信息功能的系统成为硬件产品新的核心,这意味着个性化需求、批量定做制造将成为潮流。德国工业4.0还提出了自动化、虚拟化和智能化。德国和我们有合作的基础,我们也提出了我国工业制造2025年计划。2014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签署《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该领域合作有望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新方向。

(六)我国与欧盟进行了深度合作。习主席接连访问欧洲一些国家,夯实了中欧合作基础。到2020年,我国和欧盟的贸易额要达到1万亿美元。我国与欧盟的关系、与德国的关系、与英国的关系都实现了非常重要的一些突破,包括法国。我国还和中东欧国家创立了“16+ 1”模式。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这种合作使得中东欧市场显得非常具有吸引力。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