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君:重视大学生专业价值观培养

孟令君:重视大学生专业价值观培养

倡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认识自己的专业和未来将要从事的行业与岗位,将自己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建立起良好的从业的价值观基础。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引导和培养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要求教育者引领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这不仅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期待,也对高校的大学生专业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为何要重视大学生专业价值观培养

专业价值观是学生衡量专业优劣的内心尺度,是学生对待某个专业的一种信念。专业价值观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的理解、选择和态度,影响专业精神的形成,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对未来从事相应职业的态度。专业价值观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倡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认识自己的专业,认识未来将要从事的行业和岗位,将自己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建立良好的从业的价值观基础,十分必要。

重视大学生专业价值观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提出的必然要求。从全球来看,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大学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使命,校园中出现了针对社会行业需求的专业分化。对社会开放和融合是现代大学呈现的趋势,专业的增长与多样化是与社会行业的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变化相适应的,因此,近些年新的学科、新的专业在大学校园不断出现。专业的产生不仅意味着学科知识的分化,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必然向专业渗透,专业价值观成为大学教育需要值得重视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大学生专业价值观的教育不够重视,其原因不是单一的。归纳而言,有两点需要高度关注:一是教师的实用化倾向加剧了学生对学习的功利性态度,而教师的实用化倾向根源在于大学管理的功利主义倾向。二是大学教育只注重教授专业知识和教会学生专业技能,忽略了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价值承载的教育。

大学生专业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大学生专业价值观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我国实行新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以后,考生进入大学前就应当认真考虑将来毕业后的就业和长远发展问题,慎重选择院校和专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看专业“好不好”。学生评价专业“好不好”,表面上看是关乎他将来就业或继续深造是不是有优势,关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等心理因素和其他条件相适应,实质上是与考生的价值观相关联的。例如,什么样的专业才是好专业抑或少投入多挣钱?选择专业主要看自己的个性特征,还是多想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等等。当然,无论如何,考生是基于主客观的考虑选择了他的专业。

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其专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过程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认知认同,大学生能对专业价值观的理论知识、历史形成以及文化精髓正确掌握、充分理解和领悟。二是情感认同,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所学专业的价值,并能够通过行为体现出对专业的认可。这是专业价值观认同承上启下的过渡环节,既是对认知认同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是认知认同的重要基础。三是行为认同,大学生在行为上把专业价值观作为学习和实践的指南,包括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及就业岗位的选择等。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