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只有改革才能确保军队不变质不变色
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是我军克敌制胜、发展壮大的法宝。前些年,军队内部暴露出来一些突出问题矛盾特别是发生郭伯雄、徐才厚案件。党中央、习主席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决心勇气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查处一批“老虎”“苍蝇”,军队好传统好作风正在强势回归。治标治本要紧密结合,如果不通过改革从制度上根本解决问题,在一定条件下这些问题就可能死灰复燃,久而久之军队就有变质变色的危险。这次改革把新形势下政治建军要求贯穿始终,体现融入改革举措各方面,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军魂永固、本色永葆。
党指挥枪更加强化。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小平强调,坚持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发挥我们军事制度的优势,最根本的是要牢牢守住党的领导这个“根”。这次改革,鲜明地把“强化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全面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标定为不可偏离的政治方向,通过一系列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进一步固化下来并加以完善,强化军委集中统一领导,更好使军队最高领导权、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确保人民军队坚决听党指挥、绝对忠诚可靠。
遏制腐败更加有力。2016年6月以来,“军委纪委网”“军委政法委网”相继上线运行,搭建起监督执纪问责新平台,推动反腐败从线下向线上延伸拓展,这是改革后新组建的军委纪委、军委政法委加强执纪监督的一个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推进反腐败工作,减存量成效明显、遏增量举措频出,但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完全破解,这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个别干部用权太任性,权力成了“自由落体”。这次改革,抓住治权这个关键,构建起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编密扎紧制度的笼子,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优良作风更加彰显。1949年5月,第三野战军进驻上海前夕,把“不入民宅”写入《入城十项守则》,强调“无条件执行,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入,天王老子也不行!”毛泽东对此极为赞许,在电文中连称:“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十万大军露宿街头的场景,让著名民族资本家荣毅仁十分感慨:“国民党再也回不来了!”外电评论:“这是红色中国的第一张‘上海公报’。”这些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优良作风,构成了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这次改革,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围绕加强和改进作风,从思想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上破立并举、综合施策,下大气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五多”问题,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历久弥新、“老树焕发新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