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只有改革才能赶上潮流、走在时代前列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加速推进,谁思想保守、故步自封,谁就会错失宝贵机遇,陷入战略被动。唯有抓住机遇、奋发有为,更加坚定自觉地落实改革强军战略,才能塑好未来的军队,打赢明天的战争。
应势而动的必然选择。马克思有一句精彩的论断:“市民社会的全部历史非常明显地概括在军队之中。”纵观古今中外,谁能够敏锐地捕捉时代脉动,积极推动技术战术创新,这样的军队往往都能独领风骚、创造历史。近代中国,由于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不思进取,错失发展机遇,结果国家积贫积弱、军事上逐渐落后,频繁上演弓箭长矛对阵洋枪洋炮的历史悲剧。历史是最深刻的教科书。现在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面对的是信息化的军队、信息化的战争。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们不改不行,改慢了也不行,畏首畏尾、犹豫彷徨只会错失良机,甚至落后于时代。
战略转型的强大动力。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历次转型,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转变,无不是通过强力改革来实现的。1985年精简整编时,邓小平坚定指出,要用革命的办法,用改良的办法根本行不通。当前,我军建设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面临着新的转型,无论是从坚持守土卫疆到捍卫利益边疆的拓展,还是从机械化战斗力到基于网络信息体系联合作战能力的跃升;无论是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换,还是从军民二元分离到军民深度融合的升级,都需要解决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不是一般修修补补可以达到目的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转型,实质是通过对军队“生产关系”的大调整,促进军队“生产力”的大解放,迫切需要来一场从内到外的彻底变革。
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当蒙古大军直逼多瑙河时,骑兵把重装步兵远远抛在身后;当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激烈搏杀时,铁甲洪流已将战马嘶鸣淹没;当海湾战争投下第一枚精确制导导弹时,信息化战争大幕陡然开启。我军目前仍处于机械化建设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阶段,与世界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有的方面甚至是代差。国家由大向强的“关键一跃”,迫切需要国防实力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大的提升,这就要求军队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亦步亦趋不行,按部就班不行。跨越不是走捷径,而是通过改革解决影响制约建设发展的矛盾问题来实现的。这次改革,着力突破领导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不够健全、力量结构不够合理、政策制度相对滞后等“瓶颈”,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后发优势,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为实现强军目标、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打下更为扎实的前进基础。
●知识链接
训词-火箭军
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要把握火箭军职能定位和使命任务,按照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战略要求,增强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加强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建设,增强战略制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
●知识链接
延安时期的“十个没有”
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土豪劣绅,没有赌博,没有娼妓,没有小老婆,没有叫花子,没有结党营私之徒,没有萎靡不振之气,没有人吃磨擦饭,没有人发国难财。
要论选读
《习近平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要论述摘编》第15-24页,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编印,解放军出版社,2016年4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