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哲:德育“以不变应万变”需要文化根

陈先哲:德育“以不变应万变”需要文化根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常常采取一种“以变应变”的思维以应对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尤其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这种思维都表现得更加突出:互联网对学校德育的挑战与对策、社交媒体对学校德育的挑战与对策、移动互联网对学校德育的挑战与对策……这种思维的局限在于要么就是将互联网当作洪水猛兽,要么就是企图将互联网作为工具取悦青少年,因此总是随着互联网发展的进阶而“变”。这种“以变应变”的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但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只能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适应,却很难达到引领之效果。而对青少年的思想进行正确引领,却又正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功能。“以变应变”思维下的学校德育只有适应之效却难有引领之功,究其原因,乃是在于缺乏文化自信且没有建立学校德育的文化根系。

文化自信的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且在讲话中重点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三个“更”是对文化自信的新阐释,也揭示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而文化自信,也正是建立学校德育之根系的深厚基础。

而我们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几乎每个人都会想到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但自鸦片战争以来,文化自卑心理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进程;自五四运动以降,带来思想解放的同时却也付出了否定传统文化矫枉过正的代价。一些人不但在社会生活中,轻视甚至轻率地否定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将之视为落后守旧的代名词,而且在学校德育中,也基本不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一段时期还出现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下课”现象。尽管近些年开始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也只是试探性地将之“融入”德育课程之中,所有这些都是一种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因此,文化自信之建立,迫切需要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之价值。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在今年5月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想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我们的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这种“独特优势”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也是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